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培养中国特色全球胜任人才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党支部与外交部翻译司党总支联合开展集体学习
清华新闻网10月28日电 10月26日下午,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的第二天,在秋色宜人的清华园,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党支部与外交部翻译司党总支联合开展集体学习,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探讨如何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背景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做好全球胜任人才培养工作。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斌,外交部翻译司党总支书记、司长张建敏出席。研究生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胡洪营主持学习。

杨斌在联合学习会上发言。许刚 摄
杨斌在发言中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了高校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在做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国际交流合作的重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指引下,清华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做出自己的贡献,以实际行动担当起新时代赋予清华的使命责任。

张建敏在会上重点发言。许刚 摄
张建敏结合外交工作实践说,中国共产党以其坚强的领导、科学的规划、说到做到的风范,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党的十九大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步入新时代的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张建敏表示,感谢清华大学积极为外交战线培养输送人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翻译司愿与高校一道选才、育才,为国家培养立场坚定、作风扎实、具备符合新时代需要知识结构的优秀人才。

周宇、高虹、孙宁、张伟发言(从左至右、从上至下)。许刚 摄
十九大代表、外交部翻译司英文处参赞兼处长周宇分享了亲历十九大的感受和体会。她说,从事外交工作十几年来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中国走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透过变化看本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应该自觉增强“四个自信”。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国际教育办公室主任高虹介绍了学校在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的思考和做法。她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说,中国共产党不但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让他们带着中华文明的自信,带着对不同文化开放与尊重的态度,带着广阔的全球视野,带着参与全球事务的责任和能力,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中国的贡献。

联合学习会现场。许刚 摄
外交部翻译司培训处处长孙宁结合实例介绍了翻译司在选拔、培养外交翻译人才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并就如何与清华大学进一步加强合作提出了建议。清华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伟通报了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最新情况。

共同参观下一代互联网核心网国家工程实验室。许刚 摄

参观艺术博物馆张仃百年诞辰纪念展。许刚 摄
集体学习前,两个党支部一起到下一代互联网核心网国家工程实验室、艺术博物馆张仃百年诞辰纪念展参观学习。在下一代互联网核心网国家工程实验室,大家了解了我国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体会到网络科技在全球秩序与治理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参观张仃百年诞辰纪念展中,同志们回顾了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走过的道路,重温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爱国奉献的心路历程。
供稿:研究生院 编辑:悸寔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