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 坚持不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清华教育理念”第二场报告会举行


清华新闻网11月4日电(记者 李华山)11月2日,“清华教育理念”系列报告会第二场报告在大礼堂举行。校长邱勇出席报告会并作开场讲话,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做了题为“清华本科教育的质量标杆”报告。校党委书记陈旭、副校长吉俊民、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李一兵、副校长王希勤等出席报告会,全校任课教师及中层以上干部1000余人参加。 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主持报告会。 

“清华教育理念”报告会现场。记者 张宇

邱勇在开场讲话中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时,强调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培养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些顾问委员会委员也对清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希望和建议。当前,清华大学正处在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清华教育理念”系列报告会旨在全校范围内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到培养人的各项具体举措中。 

邱勇在报告会上做开场讲话。记者 张宇

邱勇指出,学校综合改革从人事制度改革开始,陆续开展了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等。真正推动学校发展、突出改革成效、体现办学宗旨的还是要落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上。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改革是综合改革的攻坚任务,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增强对改革目标、定位、理念的统一认识,深入探索“三位一体”培养模式,重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只有齐步同心、上下齐心、师生用心,才能保证改革成功。

邱勇强调,即将到来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查找问题。在即将于明年启动的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上,学校将继续深入探讨“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内涵、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衔接等根本性问题,不断推出可操作、可执行的具体举措。

邱勇最后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清华大学在新时代的新气象之一就是要更加重视教学。全体教师都牢记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不辱使命、奋力前行,坚持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竭尽全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造福人民。 

谢维和做“清华本科教育的质量标杆”专题演讲。记者 张宇

继10月26日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所做题为“立足教与学,践行清华人才培养理念”的首场报告,本次谢维和教授题为“清华本科教育的质量标杆”的报告继续围绕学校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进行了深入阐释。在演讲中,谢维和通过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和清华百年发展积淀的探源追寻,将本科教育中的质量标杆概括为“成长幅度”。他说,在知识、技能、道德等综合能力上,学生的毕业水平减掉入学水平就是他成长幅度。清华本科毕业生的成长幅度就是: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为此,必须强化“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特别突出价值塑造的重要作用。   

报告会上教师们认真学习。记者 张宇

谢维和说,敬业精神对于大学生价值塑造至关重要。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职业,这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一个人在某单位或某领域专心致志地持续工作时间可作为衡量敬业程度的一项标准。数据表明,敬业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一个正相关的变量。一个总想着转系、对所学专业没有深度热爱和投入的学生,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就;一个不断跳槽的职员也不会在职业上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谢维和最后说,我们要改变清华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将价值塑造和学生学业成长和未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每一位清华师生的思想共识,落实为教育教学的具体举措,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成才率,为国家民族和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报告结束后,谢维和还与在场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

彭刚在总结时表示,两场“清华教育理念”专题报告会内容丰富、思想精深,是对大学人才培养规律的探索研究和深入思考,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深刻认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和推进落实相关改革举措,为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编辑:悸寔 襄桦 华山

2017年11月04日 10:29:4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