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邱勇出席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并作宣讲报告:在新时代成就精彩的学问人生


清华新闻网11月15日电 (实习记者 李晓旭) 11月14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2017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出席并作宣讲报告。

宣讲教育报告会现场。记者 张宇

邱勇的宣讲题目是“在新时代成就精彩的学问人生”。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时代,青年一代注定会拥有一个充实而精彩的人生。精彩的人生必须把个人生活与时代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握好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才能确保生命的质量不断提升。 

邱勇作宣讲报告。记者 张宇

邱勇说,做学问要有执着的创新精神。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教育”和“创新”决定了大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也是全球化的时代。创新无所不在、人人有份、集聚效应突显,创新创业紧密结合。高水平大学和高科技企业是引领创新的两大引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识时务而不媚,遇艰难而不堕其志。学有所用,乐无涯矣”,邱勇用自己博士生导师宋心琦的寄语来激励青年一代,鼓励大家做自己有兴趣且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敢于在陌生领域探索,拥有自信,坚持不懈。

做学问要有高尚的人格。“那些曾经在人类历史星空中散发璀璨光芒的先人们,之所以永远为我们所铭记,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卓越成就,更是因为他们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成为一名成功科研工作者的必备品质,人格的高度决定学问的高度。“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知识和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追求真理、公平、正义,关爱他人、社会、自然及勇气、毅力、自信和团队精神等人格品性。大学必须拥有优良的学风,青年人要注重“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注重“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清华大学提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价值引导是第一位的,是育人的根本。

做学问要遵从科学道德。科学道德是每个人在学术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遵从科学道德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零容忍”是对待一切学术不端行为的唯一态度。青年学者应以敬畏的态度和审慎的目光对待自己的每一份学术成果,成为严谨治学的力行者和科学道德的捍卫者。

邱勇最后寄语青年学子,“一世前程君须记,最是人生起步时”,希望骄傲、健康、美丽的青年一代,在充满无限创新机会、全球化进程加速的21世纪,在中国走向新时代、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21世纪,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拥有精彩的学问人生。 

报告会现场掌声雷动。记者 张宇

除邱勇外,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晓红、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也分别作了宣讲报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王春法、束为、王延祜、宋军出席会议。近6000位来自首都高校、科研院所及部队高校等40余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新生到现场聆听报告,全国31个省(区、市)及200余所高校设立分会场,通过网络视频同步收看报告会。

编辑:悸寔 华山

2017年11月15日 22:09:5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