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暨工作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清华新闻网12月28日电 12月25日下午,2017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暨工作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召开。会前,校党委书记陈旭在工字厅简短会见了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一行,就加强和改进学校共青团工作进行了讨论交流。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及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

陈旭会见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
会见结束后,傅振邦、过勇,全国学联、中宣部宣教局、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思政司、团中央学校部、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及有关高校党委负责同志和部分高校团委书记、学生代表近两百人共同参加2017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暨工作研讨会。

傅振邦在研讨会上讲话。
傅振邦在讲话中指出,经过二十年发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独具特色的有机组成,活动开辟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培养了大学生对基层和群众的朴素情感;架起了学校和社会之间合作的桥梁纽带;构建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协同育人平台。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要站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及推进共青团改革攻坚的高度,对这项品牌活动再审视、再思考,立足立德树人的工作大局,进一步提升活动的政治性、先进性、实效性。
傅振邦指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常保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必须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活动宗旨;必须坚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必须坚持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和尊重学生实际需求;必须坚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傅振邦强调,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进一步聚焦立德树人功能定位;要以青年学生为中心,进一步拓展活动内涵;要以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方向,进一步优化工作格局体系;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强顶层制度设计;要以绩效评价为导向,进一步突出成果运用。
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出深入推进新时代实践育人工作要坚持“三个一”,即“一条线”贯穿——以学习十九大、宣传十九大、贯彻十九大为主线,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体化”育人——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多层面一体化的育人工作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一公里”打通——通过构建协同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制定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为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让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赠书现场。
研讨会上,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介绍了2017年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团北京市委、浙江大学党委、清华大学团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委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南开大学学生代表做了交流发言。此外,研讨会上还发布了《青春实践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指南》,与会领导为2017年“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获奖代表颁奖,并向实践团队代表赠书。

邴浩在研讨会上发言。
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团委书记邴浩以“突出重点引导方向,持续深化社会实践育人实效”为题,汇报了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二十年来,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清华大学团委积极组织、认真参与,逐步形成将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专业学习、集体建设、志愿公益、就业选择相结合的“五个结合”实践育人理念,着力将社会实践打造成素材丰富的生动党课、内涵深刻的国情民情认知课、认识世界的全球胜任力提升课、服务社会的志愿公益课、实现价值塑造的师生互动课。下一阶段,学校团委将紧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主线,抓住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建国七十周年等重大契机,因势利导地推进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持续深化育人实效,让更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

研讨会现场。
从1997年开始,在国家有关部委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总体框架下,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在每年暑期都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二十年来,累计有数千万人次的青年学生在火热的实践中收获成长,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当代中国青年运动中一道“亮丽风景线”。2017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主题,组织全国、省级、校级重点实践团队约11.46万支,吸引超过777.5万人次青年学生参与,广大青年学生围绕理论和政策宣讲、科技支农、教育关爱、文化服务、爱心医疗等领域广泛开展实践服务活动,并结合“迎接十九大”“一带一路”“脱贫攻坚”等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了10个专项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7年,清华大学共有965支支队、8893人次前往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各地区开展学生社会实践,69支支队、692人次出境实践,258名学生在实践期间或实践后提交入党申请书。“学习调研团”“中国力量”“丝路新探”“创益筑梦”“江村学者”“聚焦北京”等一批品牌社会实践项目蓬勃发展。
供稿:校团委 编辑:悸寔 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