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追随党的脚步 传承党的精神

记者 赵姝婧


这是一个有关传承的故事。

8年前,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向斌加入中国共产党。

8年后,王向斌作为入党联系人,介绍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何珂加入中国共产党。

两位优秀教师先后入党!而且是“一带一”入党!这个消息很快就在校园里传开了……

“是清华良好的氛围,让我立志于将党的事业传承下来,帮助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入党。”王向斌说。

“学校给予我的全方位关怀,王老师给予我的贴心帮助,让我矢志不渝地志愿加入共产党。”何珂说。

信仰的力量,让清华的高层次人才在各自领域潜心耕耘的同时,还一步步经历了思想的深度洗礼和锻造。如今,他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员,他们对自己正亲身参与的祖国伟大复兴事业充满自豪,并希望以自己的切身努力,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和成果。

而在有了新身份之后,他们又多了一份新的使命——将这份信仰传承下去。“我们身处在一个最优秀的集体,这是我们的骄傲,为什么不感召更多优秀的人加入,一起为祖国做点事!”

入党,没有丝毫功利和算计,全从初心出发。发展,努力把工作做进人的心灵里,始终保有最真挚的热忱。

多年来,在精神的传承中,能够看到他们一以贯之的赤诚。今天,当传承的接力棒交到新一代青年学者手上的时候,信仰的力量依然坚定不已。

在党员群体中 践行中国知识分子的职责

王向斌永远记得,伴着庄严的 《国际歌》,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的那一天。这一天,他已经期盼了20多年。

王向斌近照

1995年,王向斌前往日本深造,主要从事量子通信领域的相关研究。在日本期间,王向斌时刻不忘关注祖国发展,他千百遍地教着生于日本的女儿一句中文——“我是中国人,我爱五星红旗。”“我希望尽快学有所成,带着最尖端的科学知识回国工作,把自己的才智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王向斌说。

经过没日没夜的研究,王向斌在量子通信密码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提出了三强度诱骗信号量子密码方案,使基于现实技术的量子密码分布的安全距离,从原来10公里大幅提高到100公里以上。这一理论成果使量子密码即刻具有了实用价值,一旦被应用于实验领域,很可能对国家信息安全发挥关键作用。该研究突破成为近年来实用量子密码理论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是时候了,该回家了。回家!”王向斌向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递交了辞呈,对祖国的永远忠诚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让他义无反顾地愿将全部才智乃至生命奉献给养育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踏上了回国的路。

2006年,王向斌来到梦寐已久的清华园工作。在学校和物理系的关怀下,他很快融入了这个团结温暖的集体,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在清华园,王向斌不断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国家和学校对基础研究、对人才太重视了!学校对我们这些海归青年教师的关心无处不在,无数次让我感动不已,我感到了最强烈的归属感!”王向斌说。“如今,祖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国道路、认同党的领导,我特别期待成为其中一员。”

2008年,已取得一定工作成绩的王向斌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我有坚定地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信念,更有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能力。我渴望在中国共产党这个优秀群体中继续践行一名中国知识分子应尽的职责。”王向斌说。

2010年12月24日,经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分子物理与光物理党支部全体正式党员一致通过,王向斌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时任清华大学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参加了王向斌的发展大会,他在会上表示, 清华党委历来重视党建工作,重视优秀知识分子和学术带头人的党员发展工作。王向斌同志加入党组织,对其他海外留学归国人才会产生很好的影响,对青年学生也会产生很好的影响。

2010年12月24日,王向斌(左二)在预备党员发展大会上讲述20年来入党的心路历程 崔凯

  润物细无声,建立“归属感”。从党外教师进校第一天起,清华大学和院系就为其安排一个党内联系人,对于群众基础好、思想积极追求进步的教师,早发现、早关心、早培养。“这些细致的工作,使得我们与党组织越来越贴近,认同感日益增强。一旦坚定,永不动摇。”王向斌说。

入党后,王向斌担任了物理系党委组织委员,加强对青年学术骨干的政治引领,成为他的一项新工作。年轻有为的何珂,成为王向斌的首选“目标”之一。

抓住一切机会  细致用心引导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何珂主要从事拓扑绝缘体领域的相关研究。2012年底,基于所获得的高质量的拓扑绝缘体薄膜,何珂和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物理系教授王亚愚等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何珂近照

  “和王向斌老师首次相识是在物理系的一次内部报告会,那次是很自由放松的一次交流,思想能够‘天马行空’,我们对彼此的研究领域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从此成了好朋友。”何珂说。

“何珂出生于红色家庭,他在个人成长历程中,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复兴必须紧密依靠共产党。”王向斌说,“像何珂同志这样的优秀年轻人才,积极引导其加入党组织,本身就是在为党作贡献。”

虽然每人都有自己忙碌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但是王向斌将何珂的发展工作作为自己当下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用心,他想出了各种“土办法”,并切实取得了实效。

“那年正逢系里外出进行年底工作总结,住宿安排两人一间。我转念一想,这是一个极好的交流机会!于是我赶紧找到系里相关负责同志,建议把党员老师和非党员老师安排到一个房间,并鼓励党员同志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王向斌回忆说,“当时我把自己和何珂安排到了一屋,达到了我的‘目的’。我们促膝相谈很久,过去我只知道他在科研上有卓越的成就,但此次交流后,我发现他不但是杰出的科学人才,而且思想觉悟高,为人谦和,又来自红色家庭。后来,我成为了何珂同志的入党联系人,利用各种机会与他接触交流,而我们也成了很‘铁’的朋友。”

2018年1月15日,在入党发展会上,何珂汇报成长历程 杨艳宾

抓住一切机会,学术会议也不例外。王向斌曾应邀参加一场民间机构主办的科普和创业研讨会。“参加这场会议我特别积极!除了会议内容有意义之外,还因为预先知道何珂也参加。”王向斌笑着说,“会议在下午六点左右结束,于是我特意邀请何珂一起返程,因为返程路途需要一两个小时,这意味着我们会有宝贵的时间‘闲聊’,这是我特别想要的。”

“做党务工作是我的荣幸,最重要的一点,是内心深处对党的热爱,对组织发展工作的热爱,这样就‘总会有时间’来做好党务工作,而且是抓住一切机会取得实效。”王向斌说。

用心设计,主动出击,王向斌牢记学校党员发展机制的重点思想,设计了完整的党员发展计划。

精神感召  不忘初心

  巧合的是,王向斌和何珂都开设了“大学物理”课程,课程内容的交流,成为他们又一个沟通桥梁。“虽然课程内容的沟通本身并非关于组织发展,但在潜移默化中会有默契的形成。”王向斌说。“想方设法贴近对方教学科研的实际需求,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还有一次,何珂作为积极分子要去党校听党课,同日,研讨制定量子计算学科发展方向的会议举行,双方都是重要会议,两者都不能耽误。“但是学校的党校学习一年就两次,错过了会耽误发展。”王向斌说,“我知道这个情况后尽快与何珂进行了商议,最终决定何珂同志去党校学习,本次科研会议我代他参加(我本人也是量子信息专家),此后的系列科研会议继续由他本人参加,主办会议的上级科研部门对此表示了同意。”

“王老师对我关怀备至,我十分钦佩他的学术和人格,是我的榜样。”何珂说,“从与他的点滴接触中,我深刻体会到‘共产党员’的称号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它与责任、奉献紧密联系在一起。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学校、社会和国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018年1月15日下午,何珂入党发展会在物理系举行,校长邱勇作为其直接联系人出席发展会并讲话。经支部成员充分讨论并投票表决,同意接收何珂为中共预备党员。

“优秀年轻同志的加入,为学校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学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重视在优秀知识分子和学术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党和国家对培养青年人才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扶持力度,让青年人才有良好的平台开展学术探索。”邱勇表示,“相信何珂同志加入党组织后一定会在思想上、业务上取得更大进步,做到‘学术常青、育人常乐’。”

“我将严格遵从党的章程,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青年教师,一定不忘初心,忠于本职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潜心学术、潜心育人,努力作出一流的成果。”何珂表示。

何珂入党,最难掩欣喜之情的莫过于王向斌了。“看到何珂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我由衷地高兴。”王向斌说,“我做这些事情的根本原因,都来自于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来自于周围许多具有共同信仰的人实际行动的激励。”

多年来,清华大学在党建工作上有着良好的氛围,上世纪50年代有多位著名教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刘仙洲、张光斗、张子高、梁思成、张维等,进入新世纪,更是有多位优秀教师相继入党。一位位优秀的成员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一道道前沿的科学难题被攻克,一个个国家重大项目接连完成,一支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队伍正在形成……

“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师骨干加入到党的组织中,进一步加强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体现出学校党组织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校党委书记陈旭介绍,“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对高校的领导体现在每个鲜活的个体上。吸纳高知群体入党,不仅能有效夯实党对高校的领导,还能形成示范聚集效应,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其中。”

传承的脚步一刻都没有停止,追随的意志永远坚定。每一位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队伍中的成员,都将自身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连在一起,都时刻牢记清华人的使命和担当。追随与传承的故事,也将在清华园中继续讲述……

人物档案: 
  王向斌,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2000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6年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做博士后研究员。2006年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201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何珂,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6年4月至2009年3月,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物理系和东京大学物性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2013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13年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201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来源:新清华 2018-06-22

(清华新闻网6月26日电)

编辑:徐静 审核:程曦 襄楠

题图设计:思维

2018年06月25日 14:46:3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