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育人二十载 青春筑梦新时代
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周年交流座谈会举行
清华新闻网7月13日电(通讯员 洛桑晋美 孙凯丽)7月10日上午,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周年交流座谈会在电子工程馆报告厅举行。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张朝晖,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出席并讲话。座谈会的主题是“接力育人二十载,青春筑梦新时代”。

座谈会现场

张朝晖讲话
张朝晖对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并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规范化与专业化作出了良好示范。张朝晖指出,研究生支教团顺应了时代发展、青年发展、教育改革事业发展和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希望研究生支教团在下一阶段进一步发挥在教育改革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育人功能,并为志愿者的后续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过勇讲话
过勇在讲话中表示,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连续接力支教二十年,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贡献了力量。二十年来,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接受了深刻的国情教育,在向社会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为我国教育扶贫事业作出了奉献。过勇对即将出征的新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履行好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二是深入国情实际,培养群众观点;三是在服务与奉献的过程中追寻人生的意义。
清华大学团委书记邴浩从研究生支教团整体情况、育人理念、工作举措与成效、未来工作规划等方面介绍了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年来的发展情况。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采守宽代表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学校作了发言,对研究生支教团在藏职院连续十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邴浩、采守宽介绍研究生支教团发展情况
第一届支教团成员、清华大学化学系分析中心副主任杨海军,第二届支教团团长、中共大城县委书记侯贵松,第六届支教团团长、启迪之星常务副总经理王永瑞,第十七届支教团成员、新闻学院2016级研究生毛雯芝等历届支教团成员代表动情回忆了支教岁月,分享交流了支教经历对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支教团如何在新时代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
第十九届支教团团长、材料学院2013级本科生崔广鑫,第二十届支教团团长、土木系2014级本科生杨钊分别汇报了第十九届支教团在服务学校一年来的工作以及第二十届支教团在校期间的系统培训情况。

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杨海军、侯贵松、王永瑞、毛雯芝、崔广鑫、杨钊分别发言
座谈会最后,张朝晖、过勇为即将出征的第二十届支教团授旗。
参会人员还观看了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周年纪录片。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歌《与你西行》的合唱中,座谈会圆满结束。

张朝晖、过勇为第二十届支教团授旗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清华大学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学校教师代表、清华大学历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代表等近100人参加了座谈会。

与会人员合影
1998年,清华大学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号召,组建了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年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薪火相传,322名志愿者前往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山西、河南、河北、湖南等地区接力教育扶贫,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更在服务与奉献中了解了国情民情,明确了成才报国的人生志向。截至目前,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累计服务时长超过75万小时,教授学生超过1.9万人。201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获得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
供稿:校团委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