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勇调研校园环境并主持座谈会,强调
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提升师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清华新闻网10月16日电(记者 吕婷)10月16日上午,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副校长吉俊民与师生代表一起步行调研校园环境建设,并与师生代表座谈,研讨校园环境的现状与发展。

邱勇了解河道治理措施 石加东 摄
邱勇一行首先来到校内主要河道万泉河附近,参观万泉河与内河景观。邱勇详细询问了河道基本情况、防洪标准与措施、校内水资源利用效率、沿河景观建设情况等。修缮中心主任邢毅介绍了目前河道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思路。邱勇要求相关部处和院系共同研究提升校内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促进校内水系的贯通与循环,并对沿岸景观建设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

与师生参观万泉河附近景观 石加东 摄
邱勇还仔细了解了平房区的改造整治情况。校长助理、校园专项办主任郁鼎文介绍了平房区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邱勇强调,校河及其沿岸是校园的核心地带之一,要启动校河周边区域的整体规划,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景观规划和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调研1-4号楼周边环境整治情况 石加东 摄
随后,邱勇一行来到1-4号楼,参观青桐林广场、新改造的花园,并认真听取邢毅等关于校园景观规划和提升项目进展情况的介绍。邱勇表示,要将部分校园景观与师生户外活动相结合,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活动空间。

参观新改造的花园 石加东 摄
调研过程中,邱勇还对车辆停放、垃圾桶设置、管道铺设等环境管理的细节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随后,邱勇在图书馆北馆会议室主持召开座谈会,与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讨论校园环境的建设发展等问题。

座谈会现场 石加东 摄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挂职)、土木水利学院教授安雪晖建议将校河改造与工程教学实践相结合,打造科研教学平台、校友参与校园环境建设平台和人文科普平台。土木水利学院教授倪广恒指出,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的科学性与生态性。环境学院研究员汪诚文建议将校河治理、景观规划与工程教学相结合,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校园管理中的作用。建筑学院副教授郑晓笛提出,要重视校园环境育人的重要性,景观建设应注重系统规划和分步实施有机结合。同衡规划院景观规划负责人崔亚楠结合校园景观规划的经验,表示要通过减量化、系统性的规划设计打造安静雅洁的景观风貌。
来自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化学工程系、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的学生代表就学生生活区的垃圾桶设置、校园修缮的宣传普及、校河汛期水量的调整管理、自行车停车位规划、提升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关注度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邱勇作总结讲话 石加东 摄
邱勇在总结中指出,清华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校园管理也要达到一流水平。全方位育人不仅体现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上,也体现在校园的每一处细节中。邱勇强调,校园环境承载着重要的育人功能,现阶段的校园环境建设不仅要有想法,还要有系统规划,更要有具体行动。具体而言,首先要重点解决校河的治理问题,将其与北京市河道治理的总体规划相结合。通过提升雨水收集能力、用水效率等改善校内水系的水循环、水量和水质问题。同时要进一步推动校园环境的整治改进,提升校园环境的整体观感。另外,对于校园环境的新变化要主动及时地进行传播,提升师生的获得感。
关于如何推进校园景观和环境建设的工作,邱勇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以一流的境界意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落实并完善工作细节;二是要整体协调,进一步系统推进相关工作;三是要软硬结合,通过管理和引导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四是要建立参与机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环境管理的过程中,提升师生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党办校办、总务办、资产处、校团委、修缮中心、街道办等相关部处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及座谈会。
编辑:吕婷 审核:清柳 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