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争做新时代优秀班主任
陈旭为全校班主任讲党课
清华新闻网11月30日电(记者 方锶 通讯员 尹佳)为深入学习贯彻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发挥清华大学班主任工作的优良传统,不断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和成效,11月29日下午,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电子工程馆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争做新时代优秀班主任”为题为全校班主任讲党课。

陈旭为全校班主任讲党课 尹浜兆 摄
陈旭首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阐述了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陈旭强调,班主任队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一支重要力量,担负着教书育人、落实教学管理、促进班级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班主任工作在教书育人第一线,陪伴学生本科成长全过程,对学生的教育引领和管理贯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将人才培养体系贯穿起来的重要力量。
陈旭带领现场班主任一起重温了《清华大学本科生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的内容,详细阐述了班主任工作的定位、职责、工作内容和途径、工作要求、条件保障等。陈旭指出,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要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班主任还承担着班级建设和管理的职责,要发挥班集体建设的领导作用。
陈旭强调,班主任是代表学校教育管理学生,要坚持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根本任务,通过言传身教切实指导班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时,学校把班级建设和管理的重任交给班主任,是对班主任的充分信任,也赋予了班主任沉甸甸的责任。
陈旭回顾了清华班主任工作的历史。从1953年蒋南翔校长创建班集体制度、为每个班集体配备班主任和辅导员,到1984年开始每年召开教书育人研讨会、多次围绕如何发挥班主任作用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再到清华“一届班主任,一生师生情”的共鸣……陈旭通过讲述一个个典型案例和动人故事,充分展现了清华大学班主任工作“爱学生、重集体、肯投入、善创新”的优良传统。
随后,陈旭深入分析了清华班主任工作的现状。目前班主任队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高、新任班主任比例高,呈现出高学历、高职称的现象。班主任队伍管理归口较为明确,队伍基本稳定,但也存在着部分工作投入不足、针对大类培养带来的挑战积极应对不足、与各类育人体系队伍的配合需进一步加强等问题。陈旭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处理好“六个关系”,即:个人发展与班主任工作的关系、学生的学业与思想的关系、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关系、尖子生与学业困难生的关系、严管与厚爱的关系、良师与益友的关系。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六个下功夫”要求,陈旭希望班主任要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责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加强投入,把握重点,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要与学生一起成长,带头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肃师德师风,自觉传承清华的精神传统和优良作风;要团结100%的学生,做到有教无类,注重发掘每一位学生不同的潜质和特色,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多样化的鼓励和肯定;要注重基层出经验、基层出政策,加强对青年学生特点的关注和分析,加强思考、研究和创新,为学校形成和完善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更多意见建议。


党课现场 尹浜兆 摄
课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这是一堂内容丰富、全面深刻并且亲切生动的党课。
化学系教授杨海军说,通过这次党课,让他对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班主任要处理好的“六个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更让他意识到,团结100%的学生、做到“有教无类”对于一名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今后要将本次党课的内容积极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机械系副教授刘莹说,陈旭老师的党课讲得实在,讲的都是班主任所最关心的问题,总结出了非常多的好经验、好做法。自己是第一次做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让她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青年学生,感知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和行为方式。
全校本科生班主任和教务处党支部近300人参加了本次党课学习。
编辑: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