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聚焦“跨界创新——全媒体时代如何讲好校园故事”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18年年会暨第三届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举行

《永远的家园:与时代同行·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成立25周年纪念文集》发布


清华新闻网12月5日电(记者 高原 程曦 摄影 殷昊 杨思维)12月3日-4日,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18年年会暨第三届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在福州举行。870多名高校校报人相聚在福州闽江畔,共同见证《永远的家园:与时代同行·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成立25周年纪念文集》正式发布,聚焦“跨界创新——全媒体时代如何讲好校园故事”。本次会议由中国高校校报协会主办,福州大学协办。

大会开幕式现场

12月3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前,举行了隆重的《永远的家园:与时代同行·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成立25周年纪念文集》发布签名仪式。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韩景阳,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调研员、中国高校报协党建指导员田敬诚,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志刚,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南京大学教授方延明,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星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振连,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川,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校报主编卢小兵,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铁铮,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校报常务副主编汤继强,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山东师范大学报社社长王晓华, 20多位常务理事以及与会代表先后在展板上签名,写下祝福寄语,共同祝贺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成立25周年。 

韩景阳理事长签名祝福

与会领导、嘉宾以及常务理事在签名板前合影留念,为协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点赞

为我们“永远的家园”写下真诚的祝福

随后,大会开幕式暨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成立25周年纪念文集发布仪式隆重举行。韩景阳、田敬诚、黄志刚、方延明、李振连、覃川、李铁铮、汤继强、王晓华以及20多位常务理事出席开幕式。卢小兵主持开幕式。 

黄志刚致辞

黄志刚首先代表福州大学致欢迎词,向远道而来的全国高校校报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形势下,必须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上的深度融合。黄志刚说,这是全国高校校报协会的一次盛会,期待通过大家广泛热烈的交流,共同探讨中国高校校报的创新发展。 

韩景阳致辞

韩景阳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成立25周年。中国高校报协在创业维艰的新中国探索前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推动者,也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连接着全国600多所高校的社会团体和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协会,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团结带领全国校报同仁,为我国高校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为高校校报的正规化、专业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协会成立25周年之际,中国高校报协多位老领导、老同志参与策划,共同完成了《永远的家园:与时代同行·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成立25周年纪念文集》。这部沉甸甸的文集,记载了中国高校报协25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和文献史料,倾注了一代代校报人的心血,对研究中国高校校报发展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韩景阳代表协会向所有老领导、老同志以及全国高校校报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韩景阳表示,本次大会适逢全国教育大会结束、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之际,旨在将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改革创新结合起来,与高校校报的未来发展结合起来。近年来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大力推进校报融合创新,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不断推进高校校报搭上智媒体、融媒体的快车,团队、内容、受众、技术等多方面与新媒体相辅相成,赢得机遇,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田敬诚致辞

田敬诚在致辞中传达了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要求,充分肯定了高校报协在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增强凝聚力、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创新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他表示,希望校报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时代同行,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选拔和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学识渊博、善于做宣传工作、懂得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努力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工作,把中国高校校报事业继续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覃川致辞

覃川在致辞中回顾了自己20年来与校报工作结下的深厚感情并对高校校报协会成立25周年、纪念文集的出版发行以及第三届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自2015年清华大学接任报协第六届理事长单位和秘书处工作以来,创办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大力推进校报学术品牌的建设,不断推进协会各项工作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重要阵地,是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形象、塑造品牌的重要推手,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清华大学将继续大力支持高校报协的工作,期待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紧密团结各会员单位,增强意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心全意把协会建设成管理规范、充满活力、凝聚人心、共同进步的全国高校校报人的美好家园。 

方延明致辞

方延明深情地回顾了筹备25周年纪念文集背后的动人故事以及高校报协在六届理事长单位的领导下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奋斗历程。“怎么把校报办好”,方延明表示,作为高校报人要有荣誉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要勤奋工作,要有所作为。校报如同一本“文化日记”,具有易存档、易查阅、可欣赏的特点,校报人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让新闻穿上文学的“衣裳”。成功的校报人要有文化意识、时代意识、担当意识、人文情怀。校报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业务性非常强的工作,希望校报人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把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到新的水平作出贡献。

李振连致辞

李振连在致辞中对进入新时代的高校校报未来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加大对习近平新闻思想的宣传贯彻力度,做习近平新闻思想的实践者。二是加大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宣传教育力度,促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三是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激发高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卢小兵作年度工作报告

卢小兵从编辑出版25周年纪念文集、好新闻评审系统全面升级改造、加强协会基础建设、坚持党建工作引领等四个方面汇报了协会2018年度的重点工作。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2017年度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颁奖仪式,与会领导为获得六类好新闻一等奖的获奖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颁奖仪式

获奖代表合影

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自2016年创办以来,先后在杭州、成都成功举办,今年是第三届,论坛的主题是“跨界创新——全媒体时代如何讲好校园故事”,涵盖两个主题论坛和三个分论坛,共同探讨全媒体时代的跨界创新。 

陈芳、李泉佃作主题报告

主题论坛中,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科技室主任、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新华社首批特聘教授、中国新闻界出色的调查研究型记者陈芳以“种子的力量——从黄大年到钟扬的时代启示”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典型人物报道和科技报道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鼓励大家在校报新闻事业中追求有灵魂、有温度、有责任的超越。

厦门日报社原党组书记、原社长、著名报人李泉佃以“传统媒体的蝶变——以厦门日报为例”为题,分享了在中国报业深层次改革大潮中,《厦门日报》从形式创新、读者互动、还版于民、讲好故事、媒体融合五个方面入手迎接改革的生动探索,并表示,媒体要变革,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平台化、个性化、数据化、移动化、多元化、资本化是未来报业生存新的动能,也是报业变革的生命支撑。他鼓励大家与时俱进,向变而生,为报业未来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分论坛嘉宾精彩演讲

在“从好新闻看高校校报的内容创新”“高校校报的视觉创新与内容坚守”两个分论坛中,好新闻评审小组负责人——天津大学校报主编李丹,重庆文理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东,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于英焕,山东师范大学报社社长王晓华,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葛海霞,哈尔滨工业大学全媒体中心高级编辑刘培香分别围绕内容创新、跨界创新、视觉创新等主题对参评作品进行了讲评。

本届高端论坛还特别设置了主题为“全媒体时代如何讲好校园故事”的“跨界”分论坛。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孟召学,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伟,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冯楠分别结合各自所在学校推进融媒体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分享了在全媒体时代如何统筹报道资源、讲好校园故事方面的经验与思考。他们一致认为,融媒体不仅是媒介形态的融合,更是顶层设计的融合、报道内容的融合、采编队伍的融合和运行机制的融合。在坚守育人初心和内容为王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手段,用精彩的方式讲好校园故事,不断提升高校融媒体的聚合力、吸引力和关注力。他们精炼而深入的分享探讨,给予与会校报工作者们有益的启发和深刻的共鸣。

王晓华在论坛结语中与全体高校校报同仁分享了三句肺腑之言:“初心是个好东西,别轻言放弃。”“要尽可能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甚至完美。”“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要学会在群体中寻找温暖和力量。”王晓华勉励大家在全媒体时代紧紧依托高校报协这个“永远的家园”,把握机遇,借力成长,在跨界创新中书写高校故事新的篇章。

认真聆听,写下笔记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是国家一级协会,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广泛影响。自1993年成立以来,协会以团结中国高校新闻工作者、推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培养优秀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管理人才为宗旨,为中国高校新闻事业的发展、高校校报的正规化建设和高校宣传事业的整体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协会现有会员单位600余家,自2015年底清华大学接任协会理事长单位和秘书处工作以来,加强党建工作,创办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不断推进协会创新发展,好新闻参评量连年增加,参加年会和论坛的人数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报协的凝聚力日益增强。

大会现场

《永远的家园:与时代同行·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5周年纪念文集》简介:

25年来,中国高校校报协会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与时代并肩同行,书写了光辉的印记。在协会成立25周年之际,报协多位老领导、老同志参与策划,共同完成了《永远的家园:与时代同行·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5周年纪念文集》。

这部沉甸甸的文集,记载了中国高校报协25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和文献史料,倾注了一代代校报人的心血,对研究中国高校校报发展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编辑:华山 程曦 审核:清柳

2018年12月05日 19:01:0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