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加强班团集体建设 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清华大学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设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清华新闻网12月17日电 12月13日,清华大学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设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8年班团集体建设大会在主楼后厅举行。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校党委原书记方惠坚、贺美英,校党委副书记向波涛,校党委学生部部长白本锋,校团委书记邴浩,团市委基层组织建设部部长郑雄等领导嘉宾和各院系老师、辅导员、班团骨干近500人参加了大会。

陈旭讲话

陈旭高度肯定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设立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从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是传承集体建设传统的重要载体、是落实学校育人理念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交流学习互建的重要平台三方面强调了这项制度对于清华推进集体建设、实现育人目标工作的重要作用。

陈旭指出,加强班团集体建设要提高政治站位,牢记集体建设的“出发点”;要总结成功经验,牢记集体建设的“着力点”;要不断探索创新,找准集体建设的“平衡点”。希望全校能够以本次纪念大会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明确集体建设的重要性,不忘育人初心,牢记集体使命,通过全体师生和各单位共同努力,将学校的集体建设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贺美英讲话

贺美英从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设立30周年来发挥的重要作用出发,肯定了等级评估制度的生命力,回顾介绍了1988年设立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时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初衷。通过对同学案例的介绍,贺美英全面论述了集体育人的内涵和集体建设的重要性,勉励学校、院系和团支部的各级团干部继续加强和改进班团集体建设,祝愿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获得更好发展。

大会梳理了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设立30周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各项成效,通过主题报告、互动交流、经验分享、专题展览、纪念视频等多种形式对清华大学班团集体建设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对2017-2018学年度清华大学甲级团支部进行了表彰,同时为下一阶段清华大学的班团集体建设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

邴浩作工作报告

邴浩介绍了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的工作现状、班团集体建设三年规划的落实情况以及下一阶段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的工作思路,重点介绍了校团委于2016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班团集体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十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工作成效。

邓俊辉发言

计算机系教授、1988级计86班校友、2018级计86班班主任邓俊辉回顾了在计86班生活学习的日子,阐述了他在集体建设过程中感受到的理想之乐和砥砺之乐,勉励在场的班团骨干们在集体建设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把工作开展得更好。

“集体记忆——跨越三十年的对话”

在本次纪念大会上,来自环境学院的校友、老师和同学展开了一场别具特色的“跨越三十年的对话”。1988级环82支部李强分享了当时环82班作为全校首个“文艺试点班”带给他的影响和成长;1995级环52支部的席劲瑛展示了当时他们获得“清华大学甲级团支部”的奖牌以及同学们亲笔书写的班级日志,讲述了难忘的集体记忆;2008级环82支部的孙昊天分享了他们在篮球比赛中一路获胜的故事,认为每一个个体的投入是对集体进步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2015级环51支部的吕一铮分享了支部同学结合职业发展采访教师的经历,认为班团集体建设工作要立足于同学需求开展。

校甲级团支部颁奖

校党委学生部部长白本锋宣读了2017-2018学年度清华大学甲级团支部名单,授予建62等143个团支部“清华大学甲级团支部”称号。陈旭、方惠坚、贺美英、向波涛为获奖支部代表颁奖。5名来自校甲级团支部的同学代表以“不忘初心建班团”为主题,分别从思想引领、学风建设、支部事业、支部文化、班团凝聚等多个方面分享了班团集体建设成果,展示了当今时期班团集体建设风采,为在场的班团骨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大会现场

与会师生合影留念

2018年是清华大学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设立30周年,清华大学团委以此为契机,系统回顾、梳理这项制度诞生、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清华大学共青团班团集体建设的优良传统,回顾30年来团支部等级评估工作的变革和成效,总结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有益经验以及目前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分析探索优秀集体成长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未来优秀集体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举办纪念大会、支部成果展、主题交流沙龙等活动,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宣传渠道,全方位展示等级评估制度取得的各项成果,加强团支部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在同学中的影响力,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清华大学有着集体主义教育的光荣传统。早在1954年,清华大学就在学生班级之中开展先进集体评选活动。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曾充分肯定评选先进集体是一个很好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并对正确评选、建设先进集体的重要原则作出了阐述。1963年,清华大学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班集体的建设,重点是加强班级团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建设“思想好、学习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四好”集体。1988年,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班团建设,清华大学团委作出了《关于对基层团支部的工作进行等级评估的决定》。自此,“甲团评比”成为了每一位清华人对于集体的难忘记忆。

供稿:校团委 编辑:赵姝婧 审核:清柳 襄楠

 

2018年12月17日 16:03:2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