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6月30日电 6月20日至21日,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大会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能源科技深度协同,汇聚全球能源领域政企人士、学术权威、技术先锋,共探零碳转型路径,共同研讨绘制数字能源时代的“中国方案”。

大会现场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表示,国家能源局坚决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绿色转型。能源互联网作为融合先进技术与智能控制的核心载体,是驱动能源系统智慧升级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未来要将AI快变量转化为能源强动能,推动能源互联网迈向智慧未来。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华东分部主任杨勇表示,国家电网深入实施国家战略部署,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核心,纵深推进能源转型与科技创新。面向未来,国家电网将持续推进电网数字化升级,深化源网荷储协同,凝聚合作共识,共同引领能源互联网与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汪际峰表示,南方电网创新性构建数字电网的π模型体系,发布行业首个数字电网标准框架,布局“3+1+X”数据中心集群,推出“大瓦特”AI大模型,实施电算协同新基建模式。展望“十五五”,南方电网公司将深化AI与能源融合,探索绿电算力交易路径,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贡献“南网智慧”。
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孙旭东表示,萧山率先推出国家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通过数字赋能、科技引领、制度创新三维驱动低碳转型。期待以大会为契机,深化人工智能与能源科技协同。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会长吉俊民表示,清华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与能源转型交叉领域。未来将持续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校企协同攻关,共建研发平台,为新型能源体系与“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清华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美国工程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东晓分别作“后AI时代的生命科学与未来发展”“科学机器学习与智慧能源系统”主旨报告。
会议期间,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联盟副秘书长高峰发布了《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
此外,大会对荣获“2025能源互联网最佳实践案例”的项目牵头企业及获得“卓越贡献奖”的专家给予表彰。

2025能源互联网最佳实践案例

“卓越贡献奖”表彰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总经理朱炯,远景能源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黄志勇,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鑫峰,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青海大学副校长梅生伟分别围绕“人工智能在电网中的探索研究与创新实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的探索”“具身智能发展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展望”“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电力系统建模、感知和调控——浅谈计算数学的威力”主题,探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能源互联网产业和技术创新发展。
20日下午,大会围绕能源数字化、能源物联网、电力碳中和、储能应用、人工智能、新型电力装备与工程应用等议题组织了六场分论坛。21日上午举行了综合论坛,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能源互联网的协同发展。
本届大会由清华大学、国家电网公司联合主办,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中国能源研究会承办,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合作举办。来自能源互联网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学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千余人线下参会。
供稿:电机系
编辑:刘芳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