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第九届年会暨“英语文学与中国”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清华新闻网5月13日电 5月10日至11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第九届年会暨“英语文学与中国”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128所海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300余名学者参加会议。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杨永恒,外文系主任吴霞、党委书记汪晖出席开幕式。

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英语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曹莉主持开幕式。她表示,英语文学的研究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现代学术思想的兴起密切相关。1926年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成立,标志着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清华的诞生和在现代中国的兴起。期待本届年会成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新起点。

杨永恒在欢迎辞中表示,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给人文社会科学带来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要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对外文学科的赋能机制,从哲学层面和意义层面加大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的学术命题和研究范式,推动外语学科再上新的台阶。

吴霞表示,英语文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他者的阐释,更在于深化对本土文化的思考。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外语学科应守护人文研究的深度,让英语文学研究成为观照世界的棱镜,在本土特色和国际视野之间寻求创新融合。

英语文学研究分会会长申富英表示,本次会议是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高水平学术盛宴,希望进一步拓展英语文学研究的疆界和教育教学模式,强化中国学者的学术自主性,面向全球知识共同体发出中国声音。

20250512-英文学会-张玉光-新闻5.jpeg

大会现场

四场大会发言分别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张剑,南京大学杨金才,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主持。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客座教授袁鹤翔,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建德,清华大学颜海平,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杨金才,上海外国语大学王腊宝,北京大学高峰枫,北京外国语大学陈丽,北京师范大学章燕,四川外国语大学张旭春,华中师范大学苏晖、黄晖,香港城市大学杰森·哈丁(Jason Harding),复旦大学苏耕欣,浙江大学郝田虎,杭州师范大学周敏,山东大学冯伟共17位教授围绕“英语文学与中国”的中心主题作大会发言。发言既有对英语文学经典的深入解读,也有对世界文学格局和跨文明书写的宏观构想。从“模仿”到“叛逆”,从“互为转写”到“现代性生成”,从“文明批判”到“精神重建”,从“人工智能”到“伦理挑战”,从“全球南方”到“中国方案”,“唯有联结”(only connect)不仅概括了英语文学研究价值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的转型和创新,也为“英语文学与中国”今后的研究思路和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10日下午,16个分论坛围绕英国文学、美国文学、 爱尔兰文学、大洋洲文学、加拿大文学、非洲与非裔英语文学、加勒比和印度英语文学、英语文学与批评理论、英语文学与中国、英语文学教育教学等议题展开研讨。一批中青年学者从理论自觉、方法论自觉、文化自觉和时代自觉出发,进行了深入交流。

大会特设两场专题论坛。10日晚举办了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本届年会联合组织的“外国文学研究核心话题:选题与范式”专题论坛。张剑在开场报告中介绍了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对国内学界如何构建中国自主理论与批评话语提出了建议。杨金才、曹莉、陈丽、中国人民大学刁克利、北京科技大学陈红薇与现场近百位学者一起,就外国文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方式、研究范式的创新与突破、青年学者的研究选题与发展路径等展开对谈。11日上午,在“21世纪英语文学教育教学”大会专题论坛上,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提出“作为教育的文学”和“文学的教育”的双重维度和研究路径及21世纪文学教育研究的四大领域;郑州大学张莉分享了将数智人文技术融入《外国文学经典中的女性史》课程的实践经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笑千介绍了英语课程核心教材和数字教材的建设情况;三位学者针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区域国别化、数字化、通识化,数智技术为文学课程带来的挑战和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度讨论。

大会闭幕式由申富英主持,曹莉作大会总结。2026年专题研讨会承办方代表贺州学院华有杰、2027年第十届年会承办方代表云南师范大学郝桂莲先后作承诺发言。

本次大会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主办、清华大学外文系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及《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外国语言与文化》Island Studies Journal等期刊协办。

供稿:外文系

编辑:刘芳芳

审核:郭玲

2025年05月13日 11:41:1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