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肩负使命担当 响应国家重大需求

● 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一、背景情况

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响应全球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需求,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加强我国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及能力建设,2020年4月2日,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以下简称“卫健学院”)。卫健学院的成立,既是清华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承担使命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及时应对全球重大公共健康问题而做出的“学科响应”。清华大学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是以“国际、高端、复合”为特色,服务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探索多学科交叉新路径,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清华方案。

二、主要做法

卫健学院成立伊始,就将发展目标确定为:高层次公共卫生健康领域的领导者和骨干人才培养基地、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平台、支持“健康中国”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型智库、全球卫生治理和国际合作的典范。建院以来,学院通过不断实践,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服务人类”为使命,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综合学科优势,聚焦公共卫生安全、大健康、健康大数据、公共健康政策与管理四个核心方向,推动多学科教师合作创新的新文化和学生跨院系培养的新模式;探索产学研合作新路径,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政策与服务,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逐渐探索出一套适合新时代的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发展创新模式。

(一)发挥清华多学科优势,创新高水平公卫人才培养模式

2022年初,卫健学院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授权点参与院系;7月,清华大学入选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行列,成为18家国家首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单位之一; 8月,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增列“公共卫生与健康”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作为全国首个公共卫生领域的一级交叉学科,学位点的设立将公共卫生与健康作为领域性学科,有利于学院开展公共卫生交叉学科一流人才的培养。

目前,学院已开设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项目、国际公共卫生硕士项目(IMPH)、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公共卫生与健康项目、面向非公共卫生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和能力提升项目等。2021年,首届23名公共卫生与健康硕士顺利入学,涵盖了公共卫生、公共管理、法学、统计学、工程管理、生物科学、药学、物理学和护理学等学科背景;2021年,来自国内外创新医药企业、政府部门和卫健系统的23名首届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公共卫生与健康项目新生入学,学院将借助电子信息、机械、资源与环境和土木水利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力争培养一批既懂得公共卫生专业知识,又具备工程思维的“卫健大家”;学院持续推动自2013年立项的国际公共卫生硕士项目(IMPH),共计培养了来自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地37个国家的145名学生;2021年,学院开始面向全校本科生高质量开设通识课程“公共卫生与健康”,提升全校学生公共卫生与健康素养;学院设立公共卫生与健康能力提升项目,校内各院系累计300多名学生参与。此外,学院在深圳等地设立10多个专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前往开展专业实践,锻炼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探索构建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快速扩大人才队伍规模

学校指导支持卫健学院积极探索和构建人才引进工作机制,聘请原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担任首任院长。学院制定并实施启动期聘任委员会工作制度,制定教师聘任管理办法,获批设立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专项基金支持下,先后设立“清华大学万科讲席(冠名)教授”制度和“卫健学院万科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优秀青年学者。同时,学院积极采取专职、兼职、长短期并行等多种灵活方式扩大人才来源。截至2023年5月,学院在岗全时教职工总人数达113人,其中核心教师17人、特聘教师4人、博士后40人、职员52人(含科研助理)。

学院注重教职人员的国际化和多元化,目前,学院已经拥有一支高标准、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包括万科讲席教授2人、万科教授1人;在岗核心教师17人,特聘教授4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总人数的67%,外籍教师2人,学科背景覆盖环境流行病学、行为健康与心理健康、全球卫生治理与援助、重大传染病研究、卫生政策、全球卫生与治理、人群营养及营养流行病学、大数据等多个领域,为促进学科交叉、完善学术生态和学术共同体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坚持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导向,创新科研平台与机制

学院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外交部、国家卫健委等多项研究课题,其中“全球重大突发传染病智能化主动监测预警系统”项目获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以期解决目前传染病监测预警的关键“卡脖子”问题;此外,学院承担了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与研究重大项目“我国现代公共卫生体系及能力建设战略研究”课题“公共卫生的社会支撑体系”。

学院以领域前沿、学科重点、社会急需等为导向,设立了包括支柱项目、PI探索研究项目(培育项目)、学科交叉合作项目等在内的“学院自主科研项目”,逐步提升学院在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学术影响力。学院教师围绕全球卫生治理体系、气候变化与公共健康、卫生政策与体制创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与重大疫情防控技术、大数据驱动的公共健康等领域展开科学研究;启动了面向两千万人群的“深圳健康生态队列”项目,完成了深圳健康生态队列数据平台一期框架搭建;截至目前,已完成校内包括医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9个学科参与的14个学科交叉合作项目立项,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四)建设高水平智库,服务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能力建设

2021年7月2日,清华大学校务会批准同意成立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研究院以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化高端智库、高层次学术交流基地、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为己任,承担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委托课题30余项,在科学研究、咨政建言、卫生外交等方面积极服务国家健康决策。

同时,学院设立高级卫健管理人员公益培训项目,以提升社会公共卫生与健康系统的响应和问题应对能力,培训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卫健和疾控领域领导干部,持续提升国家公卫体系的能力建设。

北京2022冬(残)奥会期间,卫健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整班建制参与防疫服务志愿工作,发挥所学、勇担重担、最终圆满完成任务,为冬奥会安全进行提供了强大保障。

(五)开展全球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将公共卫生列为清华大学2030全球战略中四大重点领域之一。在陈冯富珍院长为首的学院班子的带领下,学院积极拓展全球合作,主动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努力开创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新局面。

汇聚全球健康智慧,促进学院全面发展。2020年10月,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成立。首届顾问委员会由34位来自全球12个国家的知名专家学者、世界知名公卫学院院长、非政府组织领导、政界领袖、杰出企业家、我国政府及公卫部门领导人组成。委员会每年如期举行,为学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提供了前瞻性、战略性指导建议。

稳步推进与世界知名公卫学院的合作。学院已与哈佛大学公卫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卫学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与日内瓦大学全球教育研究中心、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签署学生交换协议;与泰国玛希隆大学医学院诗里拉吉医院达成合作意向。2022年,与哈佛大学公卫学院共同倡议并发起成立全球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联盟,创建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重大公共卫生挑战。

促进全球公共卫生健康领域学术对话。2021年,学院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汇聚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此外,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和全球健康治理,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盖茨基金会等多家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与哈佛大学等多所高校均开展了实质性科研合作,已在全球五大洲的20个国家开展了31个国际科研合作项目。

三、经验启示

(一)抓住机遇,不辱使命

纵观国家战略需要、人民实际需求、世界发展趋势,建设发展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刻不容缓。卫健学院抓住历史机遇,在科学研究、咨政建言、卫生外交等方面积极服务国家健康决策。后疫情时代,学院依旧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第一,要建立一个良好、完备的公共卫生体系,需要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第二,要对重大疫情的防控时刻保持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第三,要推动建设适应重大疫情防控和日常公共卫生工作需要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队伍;第四,要让公共卫生治理和社会治理有效融合,进一步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作为国家首批建设“高水平公卫学院”之一,清华卫健学院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二)整合资源,和合共生

面对国内大局,卫健学院以服务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服务社会发展和促进人民卫生健康水平提升为使命。面对世界局势,学院积极服务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彰显中国的大国担当为使命。不同于国内传统公卫学院的发展路径,学院设立的“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是领域型的学科布局。学院下面不再设立系,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强化交叉,积极创建多学科教师合作创新、学生跨院系培养的新模式和交叉协作的新文化。同时注重整合国内外资源,加强与国际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支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多重功能的全球网络,使清华大学深厚的多学科基础、广泛的国际交流网络和丰富的社会资源成为学院发展的鲜明优势。

(三)勇于创新,大胆实践

卫健学院坚持国际化特色,实现了学院使命定位上的创新,以健康中国战略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指导,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为目标,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服务人类”为使命,积极融入学校学科发展大局,在摸索和创新中不断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共卫生与健康学科发展模式。学院建立了适合自身学科特点的人才管理机制,有效配置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打造有利于调动院内外、校内外、国内外各方力量的合作模式,促进了学院的快速发展,在学院建设中书写了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

(执笔人:殷琦)

编辑:陈晓艳

审核:郭玲

2023年08月28日 15:27:46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