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当文科沙龙遇到“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邱勇与沙龙嘉宾一同探讨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

清华新闻网3月10日电(记者 曲田 通讯员 董琦圆 摄影 李派)3月8日下午,清华大学2023年首场(总第25期)文科沙龙在教师发展中心举行。伴着“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到来,这场文科沙龙充溢着智慧、责任与浓浓的暖意。校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参加沙龙,代表学校党委向全体女教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并与电机系教授朱桂萍、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文雯、公管学院副教授桂天晗、车辆学院副教授聂冰冰等四位女嘉宾聚焦“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对话。副校长彭刚参加活动。

邱勇致辞

邱勇表示,一直以来,全校女教工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服务管理等不同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清华的蓬勃发展贡献着积极的力量。今天四位优秀的女教师做客文科沙龙,聚焦教育与创新分享独到见解,传递多元价值,为春日的清华园增添了别样风采、成就了一段最美好的时光。祝福全体女教工始终保持追梦者永不停歇的步伐,以自信优雅、昂扬向上的奋进姿态筑就更有意义的人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不可放弃的职责。好的老师一定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间教学相长、释放潜能,进而启发学生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景。”邱勇就大家在交流中提及的“理想师生关系”进行了回应,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邱勇强调,做好新时代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工作,关键在于全面提升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近年来,清华大学深入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始终保持对外开放与教育自信,将“五育并举”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方面,努力促进学生又红又专、全面成长。新的时代为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文化从不缺乏创新的基因,中国高等教育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更要坚定这样的自信。

朱桂萍、文雯、桂天晗、聂冰冰(从左至右 从上至下)展开精彩对话

沙龙上,四位嘉宾从理工、人文、社科不同角度探讨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分享了她们关于高等教育前进方向的实践探索与深刻思考。

主持人文雯首先以“新”之内涵破题。她认为,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具有三层含义:其一,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需要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提供更深刻的创新性引领作用;其二,面对新的国际格局,中国高等教育应当主动探寻自身民族特色与全球高等教育普遍性的新均衡点;其三,技术正在接力制度成为推动高等教育进步和发展的新变量。在朱桂萍看来,国际环境、国家重大需求、行业产业需求以及教学对象特质的变化,都是驱动高等教育迈入新时代的关键要素。聂冰冰阐述了高等教育的“守正、提质、创新”对于实现新时代背景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任务的特殊意义。桂天晗补充道,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形势时,不能仅仅将目光锁定在发达国家,还要充分认识到第三世界国家之于构建世界格局的重要作用。

谈及新时代高等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变与不变,朱桂萍表示,这可以用“道与术”的关系类比——教育的“道”即为人师者对传道授业解惑初心的坚守,教育的“术”则是因时而变的教育教学技术和方法,只有将变与不变巧妙融合,才能与时代同向同行,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聂冰冰从师生角色切入,认为教育中始终不变的是以有温度的方式,实现学生的“成长增量”;教师应秉持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在发展的新时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也是对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学识和能力的更高要求。“教育是引导学生敢于转身面向那束火光。”文雯借用柏拉图的洞穴隐喻,阐释了教育恒常的本质与内核。桂天晗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就如何在追逐内在价值与应对外在评价间取得平衡进行了探讨。

如何理解科技创新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朱桂萍说,创新是以个体的内生动力为支撑,有赖于包容性评价体系的孵化,才能更好培育出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的创新人才。聂冰冰认为,科技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教育从业者积极探索更具独特性与创造力的订制化教育方案,回应时代对具备全面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文雯表示,尽管智慧教育能够缩短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成本,但在价值和伦理塑造层面,技术并不能轻易取代传统教师的角色。

沙龙现场

在交流环节,美术学院教授李薇、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副教授曹柳星、临床医学院助理教授章薇等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围绕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挑战发表了看法。与会嘉宾还就女性多元角色的平衡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清华大学文科沙龙致力于促进校内人文社科、艺术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跨学科对话,助推跨院系、跨学科的思想碰撞,激发科研新思想、教学新内容和合作新机会,树立清华文科品牌,为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作出清华贡献。

编辑:曲田 董琦圆 陈晓艳

审核:郭玲

2023年03月10日 08:38:0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