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党办校办党支部与学生乡村振兴协会举行联合组织生活

清华新闻网1月10日电(通讯员 郭浩田 杨斯仪)1月5日,党办校办党支部与学生乡村振兴协会举行线上联合组织生活,就五年来乡村振兴师生社会实践模式探索、乡村振兴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建设运营、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工作等进行分享交流。校党委书记邱勇、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参加活动。活动由党办校办党支部书记、党办校办主任丛振涛主持。

邱勇讲话

邱勇在讲话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清华师生深度参与其中,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过去五年,工作站建设成效显著,未来还要接续努力。邱勇指出,乡村振兴是高校服务国家的主战场,要发扬清华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加强统筹协调规划,持续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久久为功。乡村振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战场,要发挥清华在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平台建设和课程建设,引导全国广大师生参与乡村振兴实践,让更多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乡村振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战场,要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加强各院系的合作交流,协同开展乡村建设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积极为乡村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参会人员合影

谢维和在交流中表示,乡村振兴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认知国情、认识乡村的重要机会,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非常有意义。希望通过工作站的工作,让更多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和本领。

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作站负责人张弘介绍了五年来开展乡村振兴师生实践、推动建设工作站及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的整体情况。建筑学院党委研工组组长周政旭,建筑学院2020级本科生、工作站赴济宁实践支队队长王曦婧,建筑学院2019级博士生、工作站福鼎站校方站长周宏宇分别介绍了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的经历、收获与感悟。

丛振涛在交流时说,“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工作站,发起成立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已写入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这既是学校对过去五年工作站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工作站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办校办将和各部门继续积极支持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建筑学院院长张利表示,工作站发展得益于清华长期坚持的“真刀真枪”干实践的传统。工作站通过建设实体站点来连接校园和田园,符合建筑学科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更新的主流趋势。建筑学院和工作站将围绕培养人才的总目标,服务和培养更多了解乡村的建筑师、公共管理人员和社会工作者。

党委学生部部长余潇潇说,工作站创立的主题社会实践模式,给同学们提供了“真刀真枪”参与乡村建设的机会,也探索出了一种和地方及兄弟高校深入合作的模式,希望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更好地响应“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何建宇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推进思政实践课建设,希望打造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思政实践课。

党办校办党支部党员代表宗菁介绍了定点帮扶南涧县以及南涧工作站的情况。王凯琳介绍了在湖南益阳的基层锻炼经历。南涧县西山村第一书记、南涧工作站站长曾繁尘介绍了工作站运营情况,表示将努力服务南涧、服务西山村发展。社科学院2019级博士生、站长沈圳分享了自己在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秘书处和济宁工作站的工作历练和成长历程。

经机关党委安排,党办校办党支部定点联系学生乡村振兴协会,每年定期举办分享交流活动,协同推进学生乡村振兴协会发展和相关实践工作。

党办校办党支部全体党员,乡村振兴工作站师生代表,学生部、建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乡村振兴工作站简介

2017年10月,清华大学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与地方政府合作,在全国各地乡村布点共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通过组织师生社会实践、设计改造闲置房屋、改善人居环境、挖掘特色产业、培养“三农”人才、传承地方文化等举措,打造公益性、开放性、长效性的服务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简介

2021年12月,由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清华大学牵头、19所兄弟高校自愿参与组建的乡村建设高校联盟成立。联盟旨在汇聚高校力量、助力乡村建设、搭建服务平台,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撑,开展“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建设人才,为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和服务农村现代化贡献高校力量。

供稿、供图:党办校办党支部 学生乡村振兴协会

编辑:段颖

审核:曲田

2023年01月10日 15:57:2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