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春风化雨,润泽身心,助力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

——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

高考、毕业、入职、退休……电影《大学》呈现了清华园里四位站在人生路口的清华人的理想与现实抉择。深冬的清华园,“新生导引课”授课教师党安荣邀请《大学》主创成员为同学们讲述《大学》影片的创作历程。电影中四位主角的故事真实再现了大学校园里永恒的青春与理想,引领同学们思考大学精神与文化、青年责任与担当。工业工程系的龚立凯同学说:“《大学》主创人员的分享,让我思考如何选择一种有意义的人生。”

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党安荣-学生与《大学》影片主创人员交流.png

与《大学》影片主创人员交流

“新生导引课”是清华大学在原新生导引项目的基础上于2017年开始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全校性选修课。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新生导引课”课程建设,校党委书记陈旭牵头组织,把牢课程建设方向,并带头做好新生教育引导工作,自课程开设以来每年均参与授课,带动各院系、各部处的党政负责人、长聘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等共同组成授课团队。

开设过程中,“新生导引课”始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新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切实提升新生教育育人实效。课程开设五年以来,每年均有多个课堂的教学评估指标位于全校前列,在新生中广受好评。在课程反馈调研中,98.5%的同学认为课程非常符合自己的预期,70%的同学表示课程能帮忙其排解压力、培养积极心态,80%的同学表示课程能帮助其更快地融入、适应大学生活。

立德立言 实现价值引领

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依托清华精神、清华传统和清华文化,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新生导引课”面向大一新生针对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国情教育、校史精神教育,让新生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引导新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大学的第一步。

在校党委书记陈旭所带的课堂上,除了课堂讲授,还专门邀请扎根西部服务奉献的校友走进课堂,分享毕业后选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基层挥洒青春和汗水的故事。其他课堂也各有特色,邀请“天格计划”团队为同学们分享敢于突破自我,从零到一,真刀真枪开展卫星研发的追梦故事;带领同学参观“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学习梁思成先生把毕生奉献给祖国古建筑保护的精神;组织同学参观记录着清华百年体育光辉历史的西体荣誉室、参加射击体验项目并与勇夺东京奥运会首金的射击队成员杨倩同学交流,学习传承“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精神,等等。从铺满金色银杏叶的工字厅,到遥望澄明星空的天文台,再到历史氛围浓郁的艺术博物馆,老师带领同学们在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生动中徜徉,通过讲述老一代清华人的故事,滋润新一代清华人的心田,激励着同学们传承并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

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傅旭东-艺术博物馆.jpg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马赛-西体荣誉室.jpg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吕志刚-天文台.jpg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吴玉新-参加射击体验项目.jpg

学生参观艺术博物馆、西体荣誉室、天文台,参加射击体验项目(从上到下)

依托校内红色文化资源,课程组统一组织了校内红色景观定向越野活动,让同学们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学习学校光荣历史,感悟红色精神。从清华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三院遗址出发,途经清华英烈纪念碑、闻一多烈士塑像等一系列红色建筑、纪念物、雕像,同学们在定向越野的过程中了解红色故事,坚定历史自信。此外,自动化系主任张涛带领同学阅读《毛泽东选集》等党史学习教育相关书籍,并把同学的读书心得整理成册进行传阅,让同学在阅读、分享、学习中坚定“四个自信”;校史馆馆长范宝龙组织同学参观“党在清华园──清华大学党史档案文献史料展”,从珍贵的史料中学习清华党组织的发展历史和清华人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精神风范。

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佚名-学生参加校内红色景点定向越野活动1.png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佚名-学生参加校内红色景点定向越野活动2.jpg

参加校内红色景点定向越野活动

致知穷理 适应学习生活

学习生活适应是新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新的生活节奏,很多同学会感到适应上的困难。“新生导引课”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学适应性教育,帮助同学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顺利过渡。

在图书馆党委书记蒋耘中等授课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同学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文化和资源利用方法。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和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全面参与“新生导引课”的教学设计,“沟通与表达”教学环节助力同学们更加自信地迎接学习生活,全球胜任力专题工作坊让同学们与世界不再遥远。此外,接待中心积极参与、深入课堂为需要的班级进行礼仪培训,教授个人修养、社交礼仪规范等内容。精仪系尚敬同学表示,在礼仪培训的课堂上,自己打好了在清华的第一条领带,还学会了如何礼貌地进行学术交流。

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李淼-礼仪课.jpg

参加工作坊交流、礼仪培训

课堂不止于面授和听课,还有辩论、演讲、调查研究、课堂展示等等,能动系党委书记李宇红等老师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充分锻炼培养同学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也帮助其树立自信,展示更好的自己。“我为清华提建议”“我的专业使命”“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一个个调研主题丰富而又贴近校园生活,同学们在调查研究活动中积极思考,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逐渐融入,成为校园的一份子。

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佚名-学生展示小组调研成果及开展辩论赛1.jpg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李宇红-学生展示小组调研成果及开展辩论赛2.jpg

展示调研成果(上)及开展辩论赛(下)

针对许多国际新生受到疫情影响无法返校的情况,课程组联合国际处、国际学生学者中心,专门组织师资增设了国际学生线上专班。针对国际新生的特点,专班授课教师通过线上讲座带领国际新生学习清华精神和文化、了解学习资源和方法,让身在全球各地的国际新生一样可以有浸润式学习体验。同时,专班老师通过线上“开放交流时间(Open office hour)”与国际新生深入交流,耐心解答“哪些讲座可以学到文献检索方法”“希望参加社会实践应该如何报名”等每一个学习生活问题。

春风化雨 培养积极心态

“新生导引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积极心理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主动对新生进行教育与引导,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心态、勇敢战胜挫折。法学院的杨桃同学说,“老师分享了他的大学经验,让我知道,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致理书院刘锦宸表示:“老师通过亲身经历让我明白大学的目的和意义,给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不仅如此,许多老师带领同学们参加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的心理团体辅导。在“声音知道答案”主题工作坊中,老师通过音乐等表达性艺术的形式,使学生获得释放压力、情绪管理的方法;在“遇见不一样的自己”主题工作坊中,老师带领学生通过舞蹈的方式实现自我情感和自我精神的探索;在“我的情绪我做主”主题工作坊中,老师引导大家进行自我觉察,帮助同学舒缓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情绪,改善心理健康水平。

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佚名-学生参与心理团体辅导2.jpg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佚名-学生参与心理团体辅导1.jpg

学生参与心理团体辅导

服膺守善 坚定理想信念

大学在个人成长当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是明确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的关键时期。“新生导引课”引导新生找准自身发展的坐标系,积极思考未来的人生规划,立志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机械系党委书记吕志刚、精仪系党委书记柳强、工业工程系副系主任李乐飞等组织新生参观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激光与光子技术研究室等校内实验室,直观学习感受学校在扎实开展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矢志不移推进自主创新方面所作的努力。有的教师引导新生以小组为单位采访优秀校友,让同学们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也为同学们的未来职业选择提供了指导。“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恰当的节奏、结交积极的好友”“沉浸式的探索和不带功利色彩的学习”,校友们的经历与话语激励着同学们努力明确自身定位、追寻自身价值。

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佚名-参观华为.jpg20210102-清华大学“新生导引课”建设纪实-戎珂-参观腾讯.jpg

参访华为北京研究所(上)、腾讯北京总部(下)

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书记蔡坚、社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戎珂等教师组织新生走出校园,了解重点行业和科技前沿,引导新生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在腾讯北京总部,同学们对互联网企业推动信息技术革新、催生的新业态、在国家经济升级转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有了更加直观与清晰的认识。在华为北京研究所,同学们了解了华为的创新研发动态和最新的研究开发成果,见证了中国企业为了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所作的不凡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生导引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抓住新生入学的“窗口期”,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实际行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成就精彩人生,在新征程上奋力跑好属于新时代青年的这一棒。

(清华新闻网1月11日电)

供稿:学生部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詹萌

2022年01月12日 10:11:2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