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iTsinghua学堂走进广东省梅州中学

杨斌副校长作专场报告

清华新闻网5月6日电 4月27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走进广东省梅州中学,在梁伯聪体育馆为梅州中学千余名师生作了一场“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为民族复兴而教而学”的iTsinghua学堂专场报告。这是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后在中学举行的首场iTsinghua学堂报告。

杨斌作报告

杨斌首先与梅州各中学的校长老师们分享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做个好老师、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等方面展开宣讲,并分享了对于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如何落地的若干思考。

其后,他围绕“学校如何能够培养出、学生如何能够成长为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这一话题,从人才观的与时俱进谈起,分析了人才成长中热爱、擅长和需要等要素之间的关系,鼓励同学们在勤奋努力之外,特别要寻找、培植并坚定心中那份热爱。

他认为,教育要紧密联系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具有“长周期、慢过程、隐产出”的特征,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寻找初心、培植精神、坚定内心、绵绵发力、久久为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他还从教与学中间的“七了”——“读了、想了、写了、听了、说了、做了、变了”和“十个不等于”——“教育不等于教学”“课程不等于课堂”“上课不等于听课”“名师不等于名嘴”“总结不等于结论”“笔记不等于记录”“成长不等于成绩”“好学不等于好分”“体育不等于育体”“集体不等于班级”对于创新的促进和抑制作用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

最后,他引用费孝通先生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并指出:当前不同文明之间、不同代际之间、不同专业之间呈现出了“与共度”低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的教育,学校必须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深化“与共教育”的开展,加强对学生“与共”心智的培养,并在课内外更重视人文精神、专业眼光和职业操守的养成。他还热情洋溢地鼓励梅州中学的同学们心怀梦想、全力奔跑、重振梅州“崇文重教”的辉煌。

报告现场

讲座在现场师生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由梅州市副市长张晨主持,1300多名师生在现场聆听讲座。创立于1904年的梅州中学身上流淌着红色的基因,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早在大革命时期,率东征军来梅的周恩来同志到梅州中学演讲,宣传革命真理,播撒革命种子,李桃粦、黄卓豪等梅州中学进步学生加入共产党和共青团,李桃粦后来担任中共梅县县委书记。梅州中学学生杨雪如、杨广存读书期间思想进步,毕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的早期党员,成为梅县早期党组织领导人。

供稿:招生办公室

编辑:张同顺

审核:曲田

2021年05月06日 10:53:1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