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第39期《党的知识概论》结课 1086名学员结业


清华新闻网12月29日电 (通讯员  侯灵犀 韩旭)12月25日下午,第39期《党的知识概论》(秋季班)集中答辩暨结课报告在大礼堂举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作报告并与同学交流。

 

集中答辩暨结课报告现场。

集中答辩环节中来自7个院系的7个答辩小组研究内容横贯古今中外,包括《共产党宣言》解读、长征精神的当代意义、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价值、中美价值观异同、我家的入党故事以及参与海淀区人大代表选举产生的思考等方面,既有从党课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又有对身边人、身边事的关注和思考。

同学们精彩的答辩之后,史宗恺老师从三个方面对本学期的党课进行了总结:他首先对同学们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提出了建议,希望大家结合并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TMS协会)、党课小组的学习机会,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演进角度去思考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中国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党独特的政治经验。在与同学们谈到理想时,他说,学校给了同学们理想的种子,通过学习,种子可以长成萌芽,但萌芽从扎根到长成参天大树,还需要到社会上的风吹日晒,需要严酷环境的考验。他同时强调了坚持对于实现理想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勇敢面对困难,扛起建设国家的重任。他指出,党课的结束不代表学习的停止,这更是一个开始,希望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坚持自己的理想,为整个国家和民族最灿烂的未来去努力。

 

史宗恺老师为党课学员作结课报告。

结课报告后,同学们纷纷主动提问交流,如党与人民的关系、个人主义的危害、对党的认识等等问题,史老师都耐心地一一解答,还鼓励同学之间交流甚至辩论,现场的气氛越发热烈。

第39期《党的知识概论》(秋季班)历时15周,包括六节大课和三节慕课;在初冬的周末到京郊的革命教育基地卢沟桥、北大红楼、无名英雄纪念碑和平北抗日纪念馆,完成了包括前期调研、实地参观和收获总结三个环节的党课社会实践;并在院系党建辅导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撰写思想汇报,并完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六中全会和课程总结为主题的三篇思想汇报。

此外,这学期还新增了辅导课,已完成的2次课上,共有30名同学参与讨论并获得老师赠书,讨论内容与同学心得通过“清华大学学生红网”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全体同学。

 软件、土木、汽车系的同学们在卢沟桥实践。

机械系的同学们在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实践。

第39期《党的知识概论》(秋季班)共有1086名同学顺利完成了全部学习环节并将获得结课证书。

汽车系大二学生谭贵坤表示,“党课不仅加深了我对党的基本情况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引导我对社会变迁、人民需求和个人存在的价值等方面的思考。”土木系大一学生邓佳琦说:“党课赐予我们的是一把钥匙,打开的不仅仅是党的知识,更是党中的人,是他们的思想。” 在学习了《如何认识我国当前的腐败问题》后,电子系大一学生许钊认为自己更加了解自己想要加入的这个群体是什么样的群体,他说:“这个群体,一直在发展中反思,在探索中前进,腐败现象也让我意识到要时刻自省,牢记未来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供稿:学生部 编辑:徐静

2016年12月29日 15:34:3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