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三堡村里畅谈学术之道,八达岭下碰撞思维火花

——清华大学第485期(机械系)博士生学术论坛举行


清华新闻网6月5日电 (通讯员 钱楚楚 程文俊)6月3日至4日,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协办、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承办的清华大学第485期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三堡学术基地召开。

来自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26位教授、副教授以及10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此次论坛还邀请了机械系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长刘辛军教授作论坛特邀报告,2017年清华大学学术新秀提名奖获得者、机械系2012级直博生李胜明作论坛专题报告。

分会场口头报告现场。 雷美娟

论坛共有三个分会场,分别是机械设计与理论分会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分会场、材料及成形加工分会场。6月3日和6月4日上午由各分会场分别组织进行相关报告,与会师生就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和进展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在长达一天半的交流中,各分会场的师生畅谈学术之道,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

在自由提问环节,台下的同学积极踊跃地发言提问,与报告同学进行激烈地讨论。而教师的点评更是点睛之笔,对博士生们提高科研素质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6月4日下午,刘辛军以“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及思考”为题给同学们作了特邀报告。他从机器人的发展历史讲起,讲到当前全球大热的仿生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等各类先进机器人,提出多技术、多功能、与人交融协作的共融机器人将会是新一代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刘辛军作特邀报告。 程文俊

机械工程系系主任雒建斌院士,机械工程系党委书记吕志刚,机械工程系副系主任赵海燕,机械工程系党委副书记张建富等与来自各个研究所的教师和与会的同学们共同参加了闭幕式。

吕志刚对今后博士生论坛的举办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例如为了进一步体现多学科交叉交流的特点,可以打破按照学科划分会场进行报告的传统模式。

闭幕式上表彰了9个优秀口头报告及6个优秀张贴报告,并由与会教师给获奖的15名同学颁发荣誉证书。

雒建斌为本次博士生学术论坛做了总结发言,他鼓励学生做有实用性、颠覆性的工作,不要只追求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

雒建斌院士总结发言。 程文俊

与会老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程文俊

本次博士生学术论坛主题为“聚机械力量·铸学术盛会”,旨在加强机械系中不同科研方向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与讨论,促进多学科交叉交流,倡导科学严谨的学术氛围,发掘机械学科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的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论坛共收到稿件115篇,其中口头报告56份,张贴报告59份,这些报告都是在各个研究领域具有潜力的报告和作品。

除了报告会,本次论坛也专门安排了张贴论文交流会,目的是为大家营造一种更宽松更自由的氛围来交流科研进展和研究心得。在张贴论文交流会上,同学们相互学习启发,共同提高,在拓宽同学知识面的同时极大推动了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交流。

供稿:机械系 编辑:徐静

2017年06月05日 11:25:2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