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成立30周年纪念会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在清华举行
清华新闻网4月16日电 4月10日下午,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下文简称“心理中心”)成立30周年纪念会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在主楼举行。教育部思政司副巡视员俞亚东,北京市委教工委宣教处副处长寇红江,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出席论坛。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现场 记者 张帆 摄
俞亚东代表教育部思政司对心理中心成立30周年表示了热烈祝贺。他说,清华大学是全国率先成立专业心理发展指导机构的高校之一,以清华为代表的一批高校不但引领带动了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也让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拥有了与世界一流高校平等对话的实力。
寇红江代表北京市委教工委充分肯定了清华大学心理中心30年来的工作成果。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寇红江对当下的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健全体系,在线上和线下编织全覆盖、无死角的教育网络;第二,完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流程,构建精细化、盯得住的应急模式;第三,健全队伍,培育专业化、分层次的工作骨干;第四,强化统筹,形成可共享、能融合的工作格局。寇红江希望清华大学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在开幕致辞中,过勇回顾了心理中心30周年的发展历程,并表示,在教育部、市教工委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心理中心在制度化建设、服务范围、业务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逐渐成为一个获得广泛认可的机构,在清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勇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清华大学心理中心要继续走专业化道路,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联合更多力量,共同为清华师生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服务。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海骅代表兄弟院校对清华大学心理中心成立30周年表示了祝贺。
纪念会后举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个高校心理中心的专家和学者,对于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创新模式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部长丛振涛,心理中心历任主任吴淑荣、樊富珉、李焰,和来自全国40余所兄弟院校的心理中心老师及心理中心全体教师80余人参加了本次纪念会暨论坛。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是清华大学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的一个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为学生工作系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机构,隶属于学生处。1987年开始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通过广泛覆盖的心理课程与讲座活动、专业化的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工作,以帮助同学排解在学习、生活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躁和苦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顺利适应与度过大学生活。
心理中心指导的学生心理协会连续多年荣获“十佳社团”的称号。2013年,心理中心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培育中心”的称号,2014年被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授予“注册实习机构”称号,同年被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基地”。
供稿:心理发展指导中心 编辑:华山 徐静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