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清华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及未来发展座谈会举行


清华新闻网10月18日电(记者 赵姝婧)10月18日下午,改革开放40年清华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及未来发展座谈会在教师发展中心会议室举行,副校长郑力和来自各院系的多位教师代表,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清华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奋斗历程、重大举措、建设成就和历史经验,以及对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教师队伍的历史使命、建设目标、指导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曾嵘主持座谈会。

裴兆宏发言 李派

人事处原处长裴兆宏回顾了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教师队伍改革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成果,阐释了调整教师结构、优化教师队伍的关键举措,并表示希望未来进一步调整机制,培养和引进并举,认真践行教育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表示对学校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金国藩发言 李派

精仪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工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他表示工科的发展要注重应用和实践,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培养也要进一步重视工程实践,“要把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切切实实解决实际问题。

周济发言 李派

材料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表示,他1978年参加高考,改革开放改变了他们这代人的人生,自己既是改革开放的目击者、亲历者,更是参与者。周济表示,未来教师队伍要继续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重视教师科学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感、原创性和探索精神的优秀学生。

院系教师代表发言 李派

建筑学院教授徐卫国围绕如何与学科结合制定不同的学术标准进行了探讨;体育部教授张冰表示教师群体亦需要培养体育精神,着力塑造具有坚强意志品与强健体魄的清华教师队伍;化学系教授王训表示,希望能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氛围,并大力培养优秀的博士后团队;电子系教授陈巍提出教学是大学教师之本,希望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和文化建设;公管学院副教授高宇宁表示自己亲身感受到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后的积极变化,希望能进一步完善教学传帮带体系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蕉围绕“如何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认为教师要努力做到科研好、教学好、管理好,并对如何关心青年女教师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郑力作总结讲话 李派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郑力表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过去40年来,学校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未来学校将按照刚刚闭幕的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立足清华使命,完善改革举措,将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抓紧抓好。

座谈会现场 李派

编辑:赵姝婧 审核:高原

2018年10月22日 09:51:4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