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十年探索,并肩同行

——记“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十周年研讨会暨2018年会


清华新闻网1月16日电 1月10日,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清华大学全球学校与学生发展评价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十周年研讨会暨2018年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多功能厅召开。受清华大学CCSS课题组邀请,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教授,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教授、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以及来自全国50多所合作高校的近120名老师及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上下午的会议分别由史静寰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和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黄雨恒主持。 

年会现场

瞿振元讲话

国家“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专家组组长、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在讲话中提出,学情调查需要进一步增强价值导向意识,同时也应逐步探索教情研究等与学情研究密不可分的领域。 

谢维和致辞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教授致欢迎辞。他认为,一个全国性的教育调查项目能够坚持十年,并持续不断地取得成果,是一件令人钦佩的事情。教育是一个需要深耕的领域,十年的追踪研究将获得大量第一手的数据,从而帮助研究者发掘出有价值的教育规律。他代表教育研究院感谢CCSS项目所有的参与者长期的辛勤付出,祝愿CCSS的未来更加成功。 

Hamish COATES(左)和郭菲(右)发言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Hamish Coates与助理教授郭菲合作,分享了澳大利亚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AUSSE)从开发到实施的过程,并从全球视角介绍了从美国NSSE开始扩展至中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南非、爱尔兰、智利等国家的学情调查运动。 

史静寰作主旨报告

随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CCSS项目总负责人史静寰教授为CCSS十周年作主旨报告。她回顾了CCSS项目从理念、初创到改进、完善的十年历程,感谢曾为CCSS项目作出贡献的教育学者、参与院校、项目组成员,介绍了CCSS十年来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院校改进和社会影响方面的成果,并运用十年积累的宝贵数据,揭示了我国高等院校在学业挑战度、学生学习态度、环境支持等各方面指标的变化趋势。 

上午圆桌会议现场

上午的圆桌讨论环节主题为“CCSS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主持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赵琳、北京农学院沈文华、南京邮电大学杨立军、中南民族大学王力、重庆邮电大学杨德山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建和等专家学者共同分享了院校参与CCSS的缘起、经验,并对CCSS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下午圆桌会议现场

下午的会议从圆桌讨论环节开始,围绕“中国大学生学情研究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题,主持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西北工业大学肖敏、南京理工大学魏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洪磊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纾等专家学者进行了讨论与分享。

随后的报告中,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文雯汇报了清华大学本科生学情调研的结果,详细剖析了本科生创新能力以及环境支持对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张华峰分享《走出中国学习者悖论:中国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内涵和特点初探》报告,提出“研究大学生学习问题需要认识其学习行为产生的文化环境土壤”的观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马淑风、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郭菲、CCSS项目助理多蓝、CCSS项目组技术和数据支持公司申请方高等教育研究部负责人胡皖琪先后就CCSS2018-2019年调研情况、指标设置、调查流程、数据平台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与会人员合影 

供稿:教研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周襄楠

2019年01月16日 16:10:5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