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5月26日电 5月17日至18日,以“斋明笃行: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科学”为主题的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研究生学术论坛暨第788期清华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熊知行楼举行。

开幕式现场
社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帮喜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时代青年学者应立足问题本质、推动学科交叉、恪守学术规范,以“斋明笃行”的精神回应技术变革带来的范式转型。
主旨演讲环节,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冲以“认真对待空间依赖——迈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冲突预测”为题作主旨报告,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教授孙震以“注意力、人工智能与人的发展”为题作主旨报告,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昱分享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前沿实践,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数据科学家郑伟海发布了清华大学智能社会科学(AI4SS)实验研究集成装置,并介绍了其赋能社会科学研究的四大模块。

部分分论坛现场
论坛设置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体育学、AI+社会科学、计算社会科学创新七个专题分论坛,151位来自校内外的青年学者进行学术汇报。论坛还设置了海报展示、期刊面对面交流会、学术生涯微沙龙等环节。
闭幕式上,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李勇以“大型社会模拟器AgentSociety”为题作主旨演讲,社科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赵一璋以“发现因果的算法:AI时代计算社会学的挑战与机遇”为题作主旨演讲,体育部助理教授张绍良分享了“数智化时代篮球训练监控的革新发展研究”。
天津市凯尔翎公益基金会代表吴依娜、杨远红为入选“清华之友-同愿凯尔翎奖学金之计算社会科学研究奖励计划”的团队颁奖,博宇集团董事长于博为获得本次论坛“最佳论文奖”“学术新锐奖”“风采展示奖”的同学颁奖。
社科学院党委书记孟天广表示,本次论坛推动了社会科学交叉领域的学术对话,促进了产学研在智能技术赋能社会发展关键议题上的深度交流。

闭幕式现场
本次论坛共征集到来自海内外285所高校的903篇来稿,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耶鲁大学等高校近50位专家组成学术指导委员会,经过匿名评审,共有151篇论文进入口头汇报环节、142篇论文进入海报展示环节。经现场专家评审,12位同学获得“最佳论文奖”,24位同学获得“学术新锐奖”。
供稿:社科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