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学术科研 - 正文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天野浩线上做客清华“巅峰对话”

清华新闻网10月21日电(学生通讯员 李衍智 谢俊) 10月16日下午,由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办的第31期“巅峰对话(Toptalk)”在电子工程馆举行。活动邀请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天野浩(Hiroshi Amano)教授作为特别嘉宾、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罗毅教授作为对话嘉宾,与清华学子开展了以“蓝光LED点亮21世纪”(Blue LED—Illuminating the 21st Century)为主题的对话交流。现场130余名清华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罗毅对话天野浩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天野浩围绕“通往智能安全可持续社会之路”展开,从蓝光LED的发明史切入,讲述了合成高品质氮化镓(GaN)晶体的探索之路。如今,蓝光LED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生活电器上的显示屏幕也从红绿屏变成彩色,其问世是产学研结合的出色案例。天野浩是高效蓝光二极管的主要发明者,带来了明亮而节能的白色光源,也因此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野浩介绍了其团队关于GaN的研究进展,表示未来GaN器件将在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最后,天野浩鼓励清华学子继续努力,投身科研事业,为电子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场观众聆听天野浩分享

主题分享后,由四名学生组成的挑战团队向两位教授发起挑战。来自精仪系的王睿同学分析了氮化镓基的micro-LED作为热门方向代替现有LCD和OLED显示技术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未来黄光和红光LED的发展。电子系博士后韩煦、博士生王珣分别从提高ln组分lnGaN材料晶体质量的有效方法以及未来GaN的半极性和非极性发光器件发展与天野浩展开谈论。电子系路博洋同学则跳出已有讨论框架,提出GaN并非电力电子器件唯一的选择,碳化硅和氧化镓等宽禁带材料同样受到关注,并与两位教授探讨了GaN的主要应用场景。两位教授认为,目前超宽禁带材料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未来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挑战环节讨论积极热烈,充分调动了现场师生的学术热情。

学生团队向两位教授发起挑战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围绕获得诺贝尔奖的影响、博士生涯规划、科研道路选择等话题与天野浩和罗毅进行了热烈交流。天野浩教授指出,只要所从事的研究是对世界有用的事情,就值得付出心血勇往直前。

现场同学踊跃提问

罗毅对整场活动进行了总结,鼓励同学们勇于挑战、敢于质疑,充分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术道路上勇攀高峰。

现场活动合影

电子系2020级硕士生汪昕表示,天野浩教授的观点以及挑战环节的讨论对自己目前的研究有建设性的指导作用,提供了研究的新思路。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博士生邱雨浩也表示,参与本次“巅峰对话”启发他对未来研究方向的选择有了新的思考。

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办,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分会、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研201协办,并首次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打破地理界限,鼓励学生质疑学术权威,挑战现有学术范式,着力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背景介绍:

清华大学“巅峰对话”(Tsinghua TopTalk)是由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于2013年发起并主办的多学科学术交流活动。“巅峰对话”旨在通过邀请以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获得者为主的各学科学术大师,与清华学生展开对话,鼓励清华学生质疑学术权威、挑战现有学术范式,力求“对话激发创新”,为清华学生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供稿: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

2020年10月21日 11:03:4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