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9月10日电 9月8日,文津图书奖第十五届评选结果发布,本届共评选出获奖图书15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的著作《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入选。

《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封面
主办方以“真实又生动的丝路印象”为题发表书评,指出“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熠熠生辉的存在,牵引出许多坚韧勇毅的人物,连缀着许多真实或玄幻的故事,带给国人无限遐思和自豪感,也是史学界研究追索的热点之一。张国刚基于扎实的中外文献资料,以朝代为经、人物事件为纬,以深入浅出、平易晓畅的叙事风格,流美的文字,讲述丝路上的生动故事。随着中西关系史研究的深入,随着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丝绸之路”也成为中国展现给西方、给世界的新名片。
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评选工作于2019年12月1日启动,共收到图书馆、出版社、读者、评委等方面推荐的图书1890种。其中,有201家出版社参与推荐,68家图书馆参与推荐和初评活动。经过初评、终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获奖图书15种,推荐图书35种。
作为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图书馆界服务全民阅读的重要品牌,文津图书奖设立于2004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评选好书、推广好书的形式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和学习强国建设。
作者介绍: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曾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第十届教学名师。
张国刚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史、隋唐史、中西文化关系史、西方汉学史等。主要著作有《唐代官制》《唐代藩镇研究》《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佛学与隋唐社会》《唐代家庭与社会》《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大唐气象:制度、家庭与社会》《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中西文化关系通史》等。其中《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为“中国好书”奖,《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入选2019年度中国出版协会好书、2019年度光明书榜。
供稿:人文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