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8月11日电 8月2日至6日,全球电力行业国际顶级会议——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电力与能源协会年会(IEEE PES General Meeting)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杨仑和阳天舒同学均获得此次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电力与能源协会年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力行业专业会议,每年在北美地区召开一次,是全球电力和能源学者、工程师云集的高水平学术论坛。本次会议从800余篇录用论文中分四个技术领域、经两轮评审,选出66篇最佳论文(Best Paper)。

博士生杨仑以第一作者完成的论文《考虑气网参数不确定性的电-气联合系统随机优化调度》(Stochastic Dispatch for Power and Gas systems under Uncertainties in Gas Network)获2020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电力与能源协会年会的最佳论文奖。该论文的合作者有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许银亮教授、博士生徐筝、孙宏斌教授。现有关于电力-燃气耦合系统的协同优化调度研究大都局限于如何处理节点注入功率的不确定性(如:风电和光伏),事实上,天然气系统网络参数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呈现出不确定性。杨仑的论文首次在电力-燃气协同优化调度研究中考虑天然气系统网络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两阶段随机优化调度方法,定量分析了天然气系统网络参数的不确定性对优化调度结果的影响。

硕士生阳天舒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DistFlow模型的配电网网损分摊方法》(A Distribution System Loss Allocation Approach based on a Modified DistFlow Model),在2020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电力与能源协会年会上获得最佳论文奖。该论文的合作者有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郭烨教授、博士生邓莉荣、硕士生舒韩、孙宏斌教授、研究科学家沈欣炜博士。阳天舒在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冷启动的线性线路潮流(cold-start linear branch flow model),基于该潮流模型再提出了一种针对配电网的网损分摊方法,解决了电力市场中以边际网损收费产生网损剩余的问题。
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博士后唐文俊的论文《工业用户需求响应负荷调度与投标策略--以钢铁厂为例》(Industrial Load Scheduling and Bidding Strategy for Demand Response – Case Study for a Steel Mill)、博士生仪忠凯的分会场报告《海量资源集群聚合策略及其在智能电网多时间尺度运营中的应用》(Massive Distributed Resources Participation in Smart Grid Multi-time-scale Operation)、硕士生施润叶的论文《树状区域热网的最优热流分布计算:一种凸优化方法》(Optimal Heat Flow in District Heat Networks with Tree Topology: A Convex Approach)被本次会议收录。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致力于构建更智能、安全、优化的电力系统,提供支撑性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开展能源互联网多能流系统规划与运行方面的研究,包括输/配/微电网/多能流规划和运行方法、能量管理系统研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等,同时致力于基于在线智能设备和专家系统的输配电监测系统研究,以及高压外绝缘测试及监测。
供稿: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