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学术科研 - 正文

徜徉微观世界 创新赢得未来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材料物理专家薛其坤

来源:知识产权报 6-2 赵建国


“身处中国科研创新的黄金时代,我备感荣幸。”5月27日,在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材料物理专家薛其坤捧起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章。

从1999年学成回国,薛其坤一直率领团队在量子物理研究中执着探索创新,取得了多项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回忆这些年来所走过的创新之路,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创新改变生活

薛其坤至今还记得,2012年10月12日晚10时35分,他刚从实验室回到家门口,就收到学生发来的一条短信:“薛老师,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出来了,等待详细测量。”那一刻,中国学者首次从物理实验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是中国对世界科学研究和创新的一个重要贡献。

薛其坤介绍,霍尔效应在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存储方面的应用潜力巨大。但要投入实际运用,需要外加一个磁场才能实现,但这一外加磁场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体积庞大,不适合个人电脑等便携产品应用。而有了“反常霍尔效应”后,不用外加磁场也可以观测到霍尔效应,对于将极低能耗的电子芯片应用到便携类电子产品上打开了新的路径。而要实现这一切,拓扑绝缘体是物质基础。

“一定要制作出满足实验需求的拓扑绝缘体!”2008年起,薛其坤就开始带领着他的研发团队向这一创新高峰攀登。他们反反复复制备和测量了1000多个样品,最终找到了最佳元素搭配与结构的拓扑绝缘体,利用对电子结构的原位精密调控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时至今日,在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测量装置、应用材料、相关技术等方面,薛其坤及其研发团队已提交了90余件中国专利申请,其中有58件获得授权。

知识启迪未来

“‘十三五’时期,创新与知识产权将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强大支撑,其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艰巨。”薛其坤表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率。

薛其坤对创新的执着,来源于对自己的“狠”劲儿。“虽然非常辛苦,但我乐在其中。因为不断看到创新的进展,就会感到非常充实。”不断创新,是薛其坤的执着与信念。近来,他又率领研发团队在界面高温超导研究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高温超导机理这个科学难题的解决和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及应用探索了新的道路。

这些年来,薛其坤先后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陈嘉庚科学奖等奖项。18年来,薛其坤还培养了90多位博士和博士后,他们中有24人次入选国家人才计划、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等国家高水平人才计划,成为创新一线的青年骨干。

“我会把这次获得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章作为我创新的新起点,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不懈追求,加倍努力,做一个追求极致、不负使命的创新争先者。”薛其坤的心中,怀有更大的创新梦想。

编辑:襄桦

2017年06月02日 14:58:4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