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学术科研 - 正文

《清华法学》创刊十周年暨法学期刊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研讨会举办


清华新闻网9月28日电 9月23日,《清华法学》创刊十周年暨法学期刊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举行。

来自《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等三十余家国内知名法学期刊的四十余位主编、副主编等嘉宾参加了本次会议。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教授、院党委书记黎宏教授、《清华法学》主编车丕照教授、院党委副书记程啸教授以及《清华法学》副主编、责任编辑等十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活动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法制与社会发展》主编张文显教授在为本次会议录制的致辞视频中,充分肯定了《清华法学》创刊十周年来取得的成绩,指出《清华法学》经过十年发展,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以贯之,发扬光大,受到学界高度认同;其与时俱进的栏目设计和专题,发挥着引导法学研究和法学思潮的积极作用;其严谨而清新的编辑规范和出版风格,深受作者和读者的热爱。

张新宝致辞。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总编张新宝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清华法学》杂志在中国法学界异军突起,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其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严谨办刊,学术为先,成为我国法学期刊界的新标杆。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国际法所联合党委书记,《法学研究》主编陈甦教授提出了法学期刊应当坚持理想,恪守办刊宗旨,认清法学期刊尤其是核心法学期刊所承载的功能。

申卫星致辞。

申卫星强调,在纪念《清华法学》创刊十周年之际,讨论法学期刊到底在法治建设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十分重要。法学核心期刊是法学学术的培养者和领导者,无论是在培养法学人才,还是引领法学学术发展的走向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会议开幕式由车丕照主持。

开幕式后,车丕照教授、《中外法学》主编梁根林教授、《法学评论》主编秦前红教授、《现代法学》主编许明月教授和《政治与法律》主编徐澜波教授分别在研讨会上发言,阐述了法学期刊在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在第二阶段的发言中,《环球法律评论》主编周汉华教授、《比较法研究》副主编丁洁琳、《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教授、《当代法学》常务副主编李建华教授等嘉宾分别就编审对期刊的引用率问题、法学期刊在互动性、引领性、信息化三个方面的变化、法学期刊应达成的基本共识、各期刊特色和自发率问题等内容发表了看法并与与会嘉宾探讨了相关问题。

在下午举行的圆桌会议上,嘉宾们就“法学期刊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使命与作用”和“法学期刊评定的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两个主题进行讨论交流。

与会人员合影。

通过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办好法学期刊,建立法学学术规范、完善法学期刊的评价机制问题达成很多共识。会议对促进法学期刊的发展和法学学术共同体的繁荣,最终更有力地发挥法学期刊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得到了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支持。

背景链接:

《清华法学》是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法学院《清华法学》编辑部编辑,面向海内外法学界的全国法律类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以及中国法学创新网核心法学期刊目录(CLSCI)来源期刊。刊物本着追求高度的学术性,推崇选题意义重要、学术创新显著、文献综述完整、论证充分厚实、风格严谨精致的研究成果,尤其重视法学内部各学科乃至整个法学学科中有关重大主题、或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又或可能产生重大学术影响的文章;推重问题意识与主题内容的中国化,提倡研究方法与形式规范的国际化。刊物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审稿程序公正。历经十年的发展,刊物已成为在国内外法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法学学术期刊。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6年(第14卷)的统计数据,《清华法学》以2.984的影响因子位居全国法学期刊第四位。

供稿:法学院 编辑:田心

2017年09月28日 13:34:1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