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学术科研 - 正文

我国大学智库首次评选“30强” 清华占5席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8-1-22 杨月 胡云茹


“大学智库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成果优势转化为服务于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新时代大学智库需要承担新使命的必然选择。”近日,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李小年教授在《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报告(2017)》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指出。该报告首次评选出我国大学智库前“30强”。其中5个智库来自清华大学,可以说独占鳌头。

浙江工业大学全球智库研究中心遴选了近200家大学智库,经专题调研、数据收集、实力比较,契合度甄别、活跃度搜索、贡献度分析,以及分项重权的设置、指标数据的集成,最后形成中国大学智库的第一次百强排名。报告认为,我国大学智库百强呈现出“三大方阵”:一是国家高端智库。全国首批25个国家高端智库中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6个大学智库。二是大学智库前“30强”。其中,清华大学5个,中国人民大学3个,北京大学3个,复旦大学2个,中山大学2个,浙江大学2个。三是中国大学智库“百强”。这些智库类型主要集中于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的智库占50%以上,公共外交领域的智库占15%。

报告指出,大学使命是人们对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和要求。当今,大学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各界要求大学不能把自己束缚在象牙塔内,而是要关注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走出象牙塔的高校,要通过知识转化,将社会机构和资源串联起来,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统一力量。大学智库建设,是时代赋予大学的新使命。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大学智库发展开始从自发走向自觉,呈现出百花齐放、层出不穷的状态,许多大学把智库建设作为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方向之一。

浙江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浙江省特级专家、全球智库研究中心主任梅新林教授认为,中国大学智库建设正处在转型期、过渡期和探索期,中国大学智库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应该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应对全球性复杂问题和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另一方面要直面中国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本次研究成果发布会介绍了大学智库“三维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目的是引导和规范大学智库建设,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大学智库体系,推进大学智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大学智库的组织形式,整合优质智库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新型大学智库,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

编辑:徐静

2018年01月22日 16:05:4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