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清华校友获得2018年斯隆研究奖
清华新闻网2月28日电(通讯员 田阳 )近日,艾尔弗·斯隆基金会 (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2018年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获奖名单。在126名获奖者中共有17位华人,其中有5位清华校友:刁莹(2002级化工)获得化学奖,李婧翌(2003级生物)获得计算与进化分子生物学奖,邓嘉(2002级计算机)获得计算机科学奖,吴毅弘(2002级电子)获得数学奖,常翠祖(2007级博,物理)获得物理奖。

刁莹、李婧翌、邓嘉、吴毅弘、常翠祖近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
刁莹(Ying Diao),现为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助理教授。2006年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并获“优秀毕业生”荣誉。2008年和201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李婧翌(Jingyi Jessica Li),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学系、人类遗传学系助理教授,同时担任横跨多个院系的生物信息学博士项目的助理教授。2007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获得学士学位(同时获得英语辅修学位),并获得“优秀毕业生”荣誉。201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生物统计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得计算生物学辅修学位)。
邓嘉(Jia Deng),现为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2006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得学士学位,并获“优秀毕业生”荣誉。2008年和2012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吴毅弘(Yihong Wu),现为耶鲁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助理教授。2006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和2011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常翠祖(Cui-Zu Chang),现为宾州州立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2007年在山东大学光学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2013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常翠祖在导师薛其坤的指导下,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因此获得物理系“吴有训奖”。
斯隆研究奖由斯隆基金会自1955年起每年颁发,奖励在职业生涯早期的杰出青年学者。最初在物理学、化学和数学领域颁发,后来陆续增加了神经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计算和进化分子生物学。
供稿:校友总会 编辑: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