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学术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二暨王国维学术讲座第29讲开讲

林沄教授做客清华讲述殷墟甲骨刻辞的分类和断代问题


清华新闻网10月10日电  近日,清华大学“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二暨王国维学术讲座第29讲在清华学堂开讲。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资深教授、古文字学家林沄受邀作了题为“殷墟甲骨刻辞的分类和断代问题”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教授主持,校内外师生百余人聆听了此次讲座。

林沄教授在做讲座

分类与断代是甲骨文研究中的核心理论问题。讲座伊始,林沄先生简要介绍了学术界对历组卜辞时代的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其时代早至商代武丁、祖甲时期,另一种认为晚至武乙、文丁时期。针对近些年有学者发出“历组卜辞为晚期之物”的声音,林沄的报告较全面地阐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林沄首先分析了甲骨分类的意义,回顾了甲骨文分类研究的发展。他认为分类是正确断代的基础,通过分类和断代,确定了甲骨刻辞的时代和性质,甲骨卜辞才能成为可靠史料。林沄介绍了甲骨文研究史上甲骨分类方法和标准的不断改进,重点阐述了“用特征性字体的特定组合来分类”和断代的方法。最后,林沄对历组卜辞早晚之争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把历组卜辞的时代定为武乙、文丁之世存在的种种矛盾,进而否定了历组卜辞为武乙、文丁时期的结论。

黄德宽向林沄赠送纪念证书

林沄报告结束以后,黄德宽对本次讲座进行归纳总结,活动进入互动交流环节。最后,由黄德宽代表中心向林沄赠送王国维讲座纪念证书。

讲座现场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作为最早收藏、研究甲骨文的学术单位之一,清华大学以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为主体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清华大学王国维学术讲座”邀请海内外著名甲骨文学者以甲骨学为主题开坛设讲,同时,由黄德宽、黄天树、赵平安、刘国忠四位教授共同开设的“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课程也在本学期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讲。11月,“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古典学论坛暨《甲骨文摹本大系》编纂座谈会”也将在清华大学召开。

供稿: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编辑:宋亮

审核:周襄楠

2019年10月10日 09:54:4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