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学术科研 - 正文

玉泉医院冯兴中、高慧娟团队系统阐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代谢稳态调控机制

清华新闻网8月19日电 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脂肪肝等)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可能突破5亿。如何揭示机体在复杂环境下维持代谢稳态的机制,是国际医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长期以来,研究者多聚焦于单一激素或分子通路,例如胰岛素、瘦素等,但这种“线性视角”难以解释代谢疾病的全貌。建立多系统协同作用的整合框架,已成为该领域亟需解决的科学挑战。

8月5日,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冯兴中教授、高慧娟助理教授团队,在《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评论》(Cytokine and Growth Factor Reviews)发表题为“代谢稳态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euro-endocrine-immuneregulation ofmetabolichomeostasis)的综述文章。论文系统梳理了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系统在能量代谢稳态中的交互作用,提出了多系统协同的理论框架,并结合中医药整体观进行互参性解释,展示了中西医结合在代谢病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文章指出,代谢稳态的维系离不开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的协同调控。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等枢纽调节交感、副交感神经活动,影响肝脏糖输出、脂肪动员及产热;外周激素网络(胰岛素、胰高糖素、肠促素、HPA/HPT轴等)精细控制营养吸收、分配与储存;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因子与炎症反应深度介入脂肪组织功能、胰岛β细胞稳定性及肝脏代谢。这一交互网络不仅解释了代谢稳态如何维持,也揭示了多系统失衡导致慢病的可能途径。

不同组织和器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稳态和代谢调节中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进一步引入中医药“形、气、神”三元生命观以及“五行-脏腑”理论作为参照维度,尝试在两种医学体系之间建立对话。例如,“肝(木)主疏泄”可类比下丘脑-交感神经系统对脂肪动员的调控,“脾(土)主运化”与胰岛素/胰高糖素对营养分配的作用相对应,“肾(水)主封藏”则与HPA轴反馈及产热调控形成呼应。这样的对照不仅展现了中西医不同语言体系对同一生命现象的观察共性,也凸显了中医药理论的整体协调和动态平衡思想。

值得关注的是,文章在中医术语的英文表达上进行创新性探索,采用“音译+功能解释”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形-气-神”译为form(Xing),energy(Qi),spirit(Shen),清晰呈现三元一体的哲学意涵;“五行”译为Wu-Xing(Five-Element framework),并补充“generative and inhibitory cycles(生克循环)”的说明;“脏腑”表述为Zang-Fu,避免与西医解剖学的器官(organs)概念混淆。这一翻译策略在保留中医文化特征的同时,提升了其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可理解性,被认为是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有益尝试。

文章最后强调,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需要放在系统网络和整体观下理解,中医药理论的“阴阳平衡”“形神合一”“天人相应”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新的解释维度。通过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化传播路径,探索构建既符合现代科学规范、又体现中国特色的健康理论体系,将有望为慢病防控贡献新的方案。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冯兴中和助理教授高慧娟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2024级博士生谢聪,冯兴中课题组成员、北京中医药大学2023级硕士生林宇涵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首都卫生健康发展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国家中医药优势专科建设单位等的经费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ytogfr.2025.08.001

供稿:玉泉医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玲

2025年08月19日 13:43:1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