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前沿  >  内容
有趣的化学!化学化工科普片让你看到美丽的化学世界
2016-05-30 09:52:51     任欢欢 [     ]

 来源:新华网 2016-5-25  张漫子

 提起化学工业,不少人也许会联想到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气候变暖、碳排放超标,以及危险品爆炸。“不知何时起,笼罩在舆论质疑与恐惧阴影下的化学化工被贴上有害的标签,不仅加深了公众对化学工业的误解,还令学习、研究、从事化工遭受冷遇。”这一现象令年逾80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感到痛心。

  五年前:“做一部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理解化学化工的科普片”的想法在金涌院士心中萌芽。今年5月,10部平均时长为10分钟的视频短片《探索化学化工未来世界》系列科普片的问世,让这一愿望变为现实,两万套科普光碟将以公益形式发放至高中与大学当中。

  23日,来自几所北京高中的中学生与化学化工领域的科学家们一道,在清华大学率先观看到这些科普片。

  短片《病毒制造》中,看不见、摸不着的M13噬菌体病毒,通过基因改造,获得了发电的“本领”,成为提高锂电池电量和功率的电池材料。

  《复合材料》中,受损伤的航天器,借助特殊的复合材料,也可以像受伤的动植物一样,识别自身损害,快速进行自我修复。

  《智能释药》中,一粒普通的药丸,利用先进的药物传递技术,实现了定时、定量和定向释放,药物使用变得更加精准、便利。

  系列短片中,化学化工的多个问题通过各种生动比喻,借助丰富的拍摄手段、呈现方式,变得妙趣丛生。

  “化学和化学工程是仅次于上帝的人。”金涌院士认为,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化工。

  据金涌院士介绍,我国每年生产的合成纤维约占世界份额的60%,可为全球每个人制作4套衣服;生产的农用化学品,如化肥、薄膜、农药等,使粮食产品从建国初期的1亿吨提高到如今的6.5亿吨;中国已经是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汽车生产和使用所需的汽油、橡胶等同样来自泛化学工业。

  然而,由于管理工作的缺位和安全意识的缺失,一些和化工相关的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频发,令不少人患上了“化工恐惧症”“化工焦虑症”。这引起了金涌的担忧:“近年来有许多负面信息,把化学工业给大大妖魔化了。”

  “科技工作者除了做研究,也有义务为社会服务,这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所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说。

  在金涌院士的倡导和发起下,43位两院院士联名发表了《振兴化学与化学工程教育,从中学生抓起》的倡议书,号召通过化学化工的科普教育,让更多青年学生了解化学化工专业的前沿进展。

  2012年,由金涌院士担任总策划,清华大学化工系教师组成专门的项目实施团队,多位院士和几十位在不同高校及研究机构一线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家,在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参与到反映化学化工前沿研究的视频短片制作及配套科普书的编写工作中。

  “我们做这件事是无偿的,就是抱着让青年了解化学化工的一颗心,对我们国家化学化工事业的建设发展做点自己的贡献。”金涌说。

  据悉,这套系列片和科普书5月起正式发行,并率先在全国面向高中和高校无偿发行2万套。如今,耄耋之年的金涌院士还在忙碌奔波,他计划再选10个前沿化工专题进行拍摄。

  金涌说,“希望通过这套科普作品,可以将最先进、最前沿的化工化学发展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大家,让人们从科学和工程前沿的全新视角,看到不一样的美丽化学和美丽化工。”

  金涌还希望,更多的青年可以被美丽的化学世界所吸引,投身化学化工的学习和研究,并立志终生致力于化学化工事业。

编辑: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