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至16日,清华大学“思政实践”课程“清崃知行”支队14名学生来到四川省成都市与邛崃市,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围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

清华大学行健书院师生代表与邛崃市代表共同见证实践基地签约
7月11日,清华大学行健书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暨“清崃知行”思政实践支队座谈会在邛崃市羊安新城科创中心顺利举行。基地的建立将深化校地合作,为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为地方发展增添动能提供新契机。

队员们和中学生在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实地参观
支队成员与当地中学生共同参观了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这段光辉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长征精神。

队员与邛崃一中学子互动交流
历史的回响之外,还需有现实的回甘。支队成员思考着如何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激励学弟学妹的动力,将课堂搬进了邛崃市的多所中学,希望通过贴近中学生日常的交流,让思政教育的种子在年轻的心田里生根发芽。12日晚,支队前往邛崃市四所中学开展学习经验分享会。队员们结合自身经历,为中学生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建议,并通过互动座谈的方式深入回答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他们用最真实的感受,和中学的同学们来了一场心与心的碰撞,上好了一节关于奋斗与成长的“行走的”实践课。
交流之外,支队成员将目光聚焦于邛崃市蓬勃发展的产业前沿,深入探寻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支队成员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创新,与企业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展开热烈探讨,围绕新质生产力在不同产业领域的独特表现、发展瓶颈及未来路径,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从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的精神洗礼,到中学课堂上的真情分享,再到企业车间里的前沿探索,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行走,更是一次思政课程从“听”到“讲”,从“知”到“共同行”的转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队员们也准备以更昂扬的姿态,去书写属于他们的故事。
(清华新闻网8月7日电)
供稿:行健书院
编辑:邱收
审核:王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