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融合式教学进行时 - 正文

【融合式教学风采】马骋:讲深讲透讲活经典理论

通讯员 徐燊

2022年春季学期,依托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清华大学全球融合式课堂项目继续向境外高校开放49门课程,利用在线的方式让国内外学生“同上一堂课”。电子系副教授马骋的“电磁场与波”课程参与其中,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让清华大学学生与境外高校学生一起上课、共同提升。

马骋讲授“电磁场与波”课程

用好科技,紧密连接每个学生

提及参与全球融合式课堂的初衷时,马骋表示,自己之前了解学习过一些线上课程,觉得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会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特别是在高校开展全球融合式课堂,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录屏回放,反复钻研学习课程内容,拓展视野,开阔眼界;对老师来说,个人的教学沟通能力则能得到提升,既锻炼了英文授课的能力,也较早地适应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场景。同时,全球融合式课堂也给高校科研、教学的交流合作拓展了无限可能。”

马骋的课堂上有40个学生,其中有11个国际学生,分别来自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日本、法国、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国家。除了在全球融合式课堂上进行授课交流,马骋还给他的学生们拉了一个课程微信群,方便与学生交流沟通,答疑解惑。考虑到全球融合式课堂上学生教育背景的差异,马骋鼓励大家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与他取得联系,早日解决问题,顺利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

阐释经典,注重课堂内容延展

“讲好‘电磁场与波’课不容易,这个课内容偏向理论讲授,涉及较多物理知识。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即便现在的高校课堂内容有着丰富多样的展现形式,马骋一直坚持手写板书教学,努力让自己教授的内容回归它的本真意义。马骋说,加强对物理理论的阐释是想让学生们了解“务实”“务理”的重要性,掌握经典物理理论的思维模式,一切从实际出发,学习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严谨的思考。可能有些学生习惯记公式,但并不清楚公式是怎么推导来的,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适用、怎么用。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获取知识本身重要得多。在上课时,马骋会提到这些要求,也将从这些维度开展考察考试。

马骋说:“相较于其他实践性更强、更‘时髦’的课程,我的课程内容就显得稍加艰深,我也担心同学们对理论学习抱有抵触感和疏离感。”因此,马骋每节课都会留有10-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课堂的物理实验演示,并通过调试教室摄像头,让线上同学也可以清晰地观看到实验演示过程。“一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二是让同学们对物理理论结合现象有更直观的理解”。

“电磁场与波”课堂师生合影

马骋认为,全球融合式课堂是一个展现清华大学教学水平的平台,是展示清华师生风貌的窗口之一。它既可以促进学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又能促进清华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时,国际融合式教学能间接培养参与其中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国际化教学理念,对提高教师素养亦有积极作用。作为参与全球融合式课堂的教师,需要以更加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完成教学工作,坚守教育职责,展现清华风貌。

(清华新闻网6月7日电)

供稿:教务处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

2022年06月07日 15:50:35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