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一场跨越国界的青春相聚点亮了清华园。三个月来,来自全球60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千名优秀青年在国际暑期学校共学共研、共思共行,在清华搭建的多元学术舞台上,留下充满创新与友谊的难忘记忆。
汇聚全球英才,打造多元学术平台
7月5日,清华大学首届“万象共融·国际暑校全校交流日”活动举行,200余名暑期学校学员齐聚一堂,通过大师讲堂和互动分享,实现理工、人文、艺术与社科等多学科领域的深度交流。

国际暑期学校首届“万象共融·国际暑校交流日”活动现场
清华大学23个院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成功推出27个各具特色的国际暑期学校项目。这些项目聚焦学术前沿、产业实践与文化互鉴,通过2至8周的系统课程、专题讲座与知名企业参访,打造跨领域、高层次的国际化学习体验。从敦煌壁画临摹到BiO₂火星居所低碳设计,从故宫深度文化沉浸到人工智能实验室前沿攻坚——课程内容横跨人文、科技、工程与艺术,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提供一个融学术探索、产业实践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跨越学科与国界的学习交流平台。

土木水利学院国际暑校开幕仪式

生命学院国际暑校实验室探讨
聚焦前沿科技,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各院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前沿课程+名企参访”相结合的模式,聚焦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双轮驱动,助力国际青年学子沉浸式感受中国科技与产业创新的蓬勃脉动。电机系与意大利贝加莫大学和那不勒斯大学联合打造“中意先进制造暑期学校”,组织学员参访施耐德电气、ABB机器人示范工厂等跨国企业一线,并开设“AI驱动电力电子技术”系列前沿讲座。工业工程系围绕“工业工程与数据分析”主题,带领学员走进华为、京东、郑州煤矿机械集团等企业,通过真实案例解析与产线流程模拟,全方位展示中国智能制造的转型路径与落地成果。核研院汇聚14个国家核能领域专家学者,组织学员赴大亚湾核电站实地教学,围绕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汇聚青年智慧。

电机系国际暑校企业参访

卫健学院国际暑校实验室学习
促进文明互鉴,拓展全球协作视野
国际暑校项目在聚焦科技前沿的同时,始终坚持推动文化互鉴与全球议题交流,着力培养学员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全球胜任力。美术学院“设计未来・共同愿景”项目汇聚多国青年创意,最终孵化出六组兼具创意与实用性的设计方案。外文系以“纵向旅行”文化课程为主线,将课堂教学与深度文化体验相结合,组织学员走进故宫、长城等历史地标,亲身体验古筝演奏、漆扇制作等传统技艺,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卫健学院开设“全球公共卫生”课程,学员不仅进入实验室了解疫苗研发全流程,还基于所学知识设计传统医学国际推广方案。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充分发挥大湾区区位优势,推出“一带一路科创产业化路径”项目,通过政府参访、企业交流及项目路演等多种形式,为国际学生探索跨境科技创新与合作提供新视野与新机遇。

美术学院“设计未来·共同愿景”项目“BiO₂System”作品展示

外文系国际暑期学校文化体验

电子系国际暑校院系参观
在国际暑期学校期间,学员们不仅在课程和交流中实现了知识的碰撞与思维的拓展,也通过丰富的文化体验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大家在跨文化对话中既感受到差异的魅力,更深刻体会到人类共同的价值与情感联结。未来,清华大学将继续拓展国际化育人网络,深化与世界顶尖高校的合作,创新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国际暑校打造成为全球青年的“学术桥梁”,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持续贡献清华智慧与青年力量。
供稿:国际处
编辑:刘芳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