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两会之声】王光谦:建议国家区域科创中心向西推进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水利系教授 王光谦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科技是国之利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创中心是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更是国家科技实力的核心展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多次指出:“各地区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布局科技创新。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级和区域科创中心,可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举措。在西部地区布局国家级和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创中心建设,将有力推动西部科技和教育水平提升,更好服务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针对重大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科技支撑,目前制约西部科创能力提升的关键主要在平台和人才两大方面:

第一,当前国家的重要科研平台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研究资源向东部过度倾斜,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差距。数据表明,截至到2020年,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已达到549个,其中278个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及湖北五个省份,占比高达51%。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国家级科研平台缺乏、建设经费不足、研究设备落后,增加了西部科研人员做出创新性成果的难度。

第二,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严重损害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科技管理服务水平,难以吸引和留住西部人才,扩大了西部人才流失速度和规模。优秀学者向东南地区集中迁移的趋势加剧了人才分布的东西不均衡性,这一现象导致了西部地区科研顶尖人才的缺乏,已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

虽然西部地区发展起步晚,科学教育水平落后,科研基础条件艰苦,但西部科研人员仍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例如,青海省种植的70%春油菜品种、90%马铃薯品种均由青海大学培育。大力推进西部科创中心建设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西部地区现代化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创新发展动能弱化、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制约因素,只有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发展,才能有力推动进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第二,科技创新是引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发展可以提高西部地区对于人才和资源的吸引和聚集能力,为西部地区现代化提供活力。新科技助力能够鼓励企业创新,增加就业岗位,推动企业升级与转型,促进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

第三,科技发展能够缓解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固化的矛盾。西部地区整体上创新发展动能不足,表现为技术落后引致的生产效率偏低,研发经费投入力度不大,致使创新产出不足、创新动能弱化,通过创新动能的培育能够缓解产业结构固化的矛盾,优化地区资源的配置及使用效率。

就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向西推进,我有如下建议:

第一,通过顶层设计,尽早在西部布局和建设科创中心。只有国家布局和支持,才能改变人才、设备、资源向东部过度集中趋势,解决西部科创能力严重落后问题,打破“申报-竞争”模式导致科创能力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助力西部科教、文化、卫生、经济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的增长。

第二,通过统筹布局,引导西部科创中心建设向生态、环境、能源、节水、高效农业、生态碳汇等西部发展关键领域倾斜。区别于国家级和东部科创中心,西部科创中心建设将直接面向西部科创能力提升、生态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国家布局和引导西部在这些关键领域建立科创中心,将有力促进我国生态屏障保护、水资源和粮食安全保障、清洁能源生产、生态碳汇建设等的快速发展。

第三,通过西部科创中心建设和运行机制创新,提升西部科创中心建设水平,提高西部地区的人才吸引力。西部科创能力发展瓶颈在于人才流失、科技发展资源短缺。通过“摆凳子”(即设置岗位)代替“戴帽子”创新用人机制,实现东、西部科创中心同岗同酬;通过创新科研评价机制、加大实质性贡献的奖励力度,引导科研人员参与解决影响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破除西部地区行政管理水平落后对科技创新的障碍,提高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培养吸引创新人才的管理服务水平;通过设立东、西部科创中心联盟和联合团队,实现科研资源、人才实质性共享,提升西部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清华新闻网3月11日电)

记者:周襄楠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2022年03月11日 11:18:4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