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7月5日电(记者 李含 摄影 张帆)7月3日上午,由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拉开帷幕。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论坛以“共促世界和平与繁荣:共担、共享、共赢”为主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发表午餐演讲。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比利时前首相、欧洲理事会前主席赫尔曼·范龙佩等外国前政要、驻华使节、中外学者等约400人出席论坛开幕式。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王超、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出席开幕式,校长、世界和平论坛主席李路明致欢迎辞,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出席论坛,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杨斌主持开幕式。出席论坛的还有外交部副部长苗得雨、教育部副部长杜江峰、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艾平、外交部原副部长崔天凯、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等。

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韩正表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遭遇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解决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韩正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国愿同各国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韩正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坚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二是坚持团结协作,共同完善全球治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加快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三是坚持开放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繁荣发展。深化相互依存、合作共赢,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及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推动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
四是坚持同舟共济,共同迈向现代化。坚持守望相助,将发展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切实解决发展中国家发展关切,致力于解决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问题。
刘建超在午餐演讲会中表示,和平与安全问题,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命题与关键变量,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最复杂的全球性挑战。战乱交替不应是人类的宿命,持久和平才是我们的彼岸。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源于自身文明的传承,源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源于国家的战略抉择,也是“命运与共”理念下的必由之路。
刘建超呼吁,各国要树立正确安全观念,同走和平发展道路,把对“命运与共”的深刻认知、“和平发展”的道路选择,体现在安全与发展战略中、政策选项上,以实际行动携手应对安全挑战、推动实现持久和平。
李路明表示,世界和平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关注和平、安全、合作等攸关世界前途命运和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课题,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期待各位嘉宾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把脉国际秩序未来方向,以务实行动推进交流合作,增进了解互信,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鸠山由纪夫表示,通过对话才能构建和平,论坛的举办意义深远,应构建一个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友爱的国际社会。范龙佩表示,维护或重建信任离不开双边和多边对话,即使存在分歧,对话依然至关重要。

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会场
为期三天的论坛设有四场大会讨论、十八场小组讨论,大会讨论的主题包括国际秩序与世界和平、泛安全化与全球安全困境、全球南方与世界和平繁荣、大国协调与冲突解决等,旨在汇聚全球智慧,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承担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责任,共享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最终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和持久和平。
编辑:李含 李华山
审核:刘蔚如 曲田 黄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