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奔赴一场春日的久别重逢

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纪实

记者 王晓霞

天晴风暖,春色满园。佳期已至,久别又重逢,水木多笑颜。

在这美好的人间四月天,清华大学迎来112周年校庆,身处世界各地的游子,带着最朴素的“归家”之情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清华园。

“欢迎校友回家!”“欢迎回家!”……4月29日、30日,雨后的清华园,天空高远瓦蓝,紫荆花竞相绽放,草木也悄然披上新衣,崭新的道旗迎风招展,盛装拥抱每一个归家游子。二校门、大礼堂、学堂路、西操场……热闹非凡的清华园,处处洋溢着重逢的喜悦。

百十又二年,迈入新时代。112载风云激荡,112载家国情怀,始终与国家同行、与时代同向的清华人自强不息,步履铿锵,满怀信心,斗志昂扬。

牢记嘱托,乘势而上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见学长,听嘱托,两年前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温暖回响。

今年4月19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两周年之际,清华大学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各单位党委书记会,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两年来,清华人牢记嘱托、奋楫笃行,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主题教育,正当其时。清华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创新形式,通过“读书班”“同题调研”等方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立德树人,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育栋梁,花开十载满芬芳。4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举行原创话剧《马兰花开》首演十周年座谈会。

作为“清华人必刷剧”,《马兰花开》用最真实的故事纪念“两弹一星”元勋、清华校友邓稼先,其创排历程和育人成效是新时代新百年清华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缩影。十年来,已完成19轮共计90场公演,覆盖观众超12万人次。

“你好,未来的卓越工程师!”4月27日上午,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成立。这既是党和国家交给清华的光荣任务,也是学校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成立旨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的能力,具有工程伦理素养、广阔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工程人才。

从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选出骨干兼职做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形成一支又红又专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1953年,清华历史上第一批“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选拔产生,至今已传承70年。

4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70周年系列活动第一场正式开启。校领导与来自各行各业的辅导员校友代表座谈,共话辅导员这一共同身份带来的使命与荣光。

“物”换星移藏至“理”,“清”风大雅育高“华”。4月29日,清华大学物理系复系40周年纪念大会暨物理楼落成仪式举行。物理系成立于1926年,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30年里,清华大学没有物理系。1982年,清华大学决定恢复物理系,至今已有40年。

会玩游戏的机器狗、新型可变形轮履行走装置、会穿越迷宫的机器车……4月29日、30日,清华大学第41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对外展出,现场吸引了众多校友参观。

“挑战,是一种信仰!”今年是校学生科协成立40周年。40年来,由校学生科协推动举办的一次小展览,已经发展成为每年吸引超过200万名大学生参与的“挑战杯”,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奔跑逐梦,无问西东

“无体育,不清华!”蔚然成风的体育锻炼,是一支由清华人创作的慷慨激昂的进行曲,永恒奏响于清华的过去与未来之中。

奔跑!4月29日清晨,随着一声发令枪响起,整装待发的清华人高喊“清华,1911”的口号欢乐向前,以接力112圈的浪漫方式为母校112岁生日献礼。挥动的旗帜、矫健的步伐、晶莹的汗水和欢快的笑容在明媚的阳光下交相辉映,迸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

飞跃!学子心心念念,学校必有回响。相当于6个标准足球场、总室内面积达38280平方米的清华大学北体育馆来啦!

4月29日上午,北体育馆落成仪式举行,场馆集网球馆、乒乓球馆、篮排球馆、健身中心、体能与训练康复中心、模拟滑雪馆、冰上运动中心等为一体,提供最“酷炫”的体育锻炼环境,让清华的操场成为学校最好的课堂。

发力!4月30日早8点,春日晨光沐浴着东大操场,伴着军乐队激昂的乐声,清华学子期盼已久的第66届“马约翰杯”学生田径运动会正式开幕。在热烈的比赛氛围中,拔河比赛率先举行。赛场上,亲友团呐喊助威,拔河运动员们紧握绳索、团结一心、同向发力。在青春赛场上团结拼搏的清华人,成为校园里最亮丽的风景线。

一诺千金,今朝梦圆

天南海北的奔赴,让校庆季亦成为毕业季和团圆季。4月29日下午,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内的近3000名毕业生跨山河而来,“回家”参加学位授予仪式。

“毕业生可选择在今后任何一年返校参加一次学位授予仪式!”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学校向无法参加线下学位授予仪式的同学庄重承诺。校庆日前夕,承诺用心兑现,拨穗、握手、合影,歌声、笑声、欢呼声,这场镌刻青春记忆的“拨穗礼”让心中梦想更闪亮、前进步伐更铿锵。

金声玉振,余韵绕梁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岁月的音符在清华园跳跃,文化的魅力温润着清澈的心灵。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4月27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系列丛书发布会举行,将为海内外学界了解、利用清华简提供有利帮助,扩大清华简及中国出土文献的国际影响力。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学者梁启超先生1914年在清华的演讲。4月28日上午,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暨第七届清华校友君子文化传承发展论坛举行,旨在传承弘扬梁启超先生“少年强则国强”的胸怀、“做事即是学问”的追求和“男儿志兮天下事”的豪情。

敢,行天下之先。为,他人之不为!4月28日,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燃情献礼片《敢为》发布,愿我们勇敢踏出的每一步,终将抵达所有的目的地!

听见大地的心跳,伴着历史的光影起伏跌宕;听见时间的声响,流淌过百十又二年的荣光……4月29日,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主题视频发布,用心和大家一起《听见清华》!

4月30日,走进校庆日的校园,仿佛置身于盛大的音乐会现场。学生艺术团军乐队、啦啦操队等联袂出品校庆大游园。一场场草坪音乐会让回家的校友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

胜日寻芳,景色旖旎。挥毫泼墨、提笔作画……4月30日,学生艺术团美术社“胜日寻芳”艺术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学子和校友。

春日相会,时短情长

漫步到二校门,来到大礼堂,迎着微风在学堂路骑行、穿上校服在操场奔跑……梦回少年,是魂牵梦绕的清华园,是好久不见的清华园,更是从未真正离开的清华园。

“老同学,好久不见!”那些压在心底的深情,化作紧紧的拥抱。久别重逢的同学,你一言我一语中,忆往昔清华岁月,叙绵绵同窗情谊。

“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荣获励学金的学子,用一首《如愿》表达感恩之情和爱意绵长。4月27日下午,2022-2023学年度清华大学校友励学金大会举行,974人次获得校友资助,激励学子努力拼搏、自强奋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毕业40年、毕业30年、入学30年、毕业20年和毕业10年,一场场秩年纪念大会,一幕幕涌上心头的回忆,一代代清华人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变的是“新颜”,不变的是绵长情谊和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底色。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华之美,在千载诗行中演绎。

“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清华之魂,于百余年流转中传承。

春风浩荡,继往开来。铸国之重器,育时代新人。112岁的清华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了大批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时代的清华人,自强奋进,传承荣光,在强国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篇章。

时间之河,奔腾不息。

这是属于清华的故事,属于你我的久别重逢。

(清华新闻网4月30日电)

摄影:李派、霍元东、廖歆语、刘杨博、董安琪、魏明伦、苏小涵

编辑:李若梦

审核:曲田

2023年04月30日 21:27:2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