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11月5日电(通讯员 仵梦桐 记者 林萍)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清华力量,10月31日至11月1日,党委宣传部与文科建设处联合举办2025年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专题研讨班,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校“十五五”规划工作、清华文科建设等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刘涛雄作开班动员和点评总结,希望大家通过研讨班的学习和讨论,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十五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和战略布局,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和笃行实干的精神投入学校“十五五”规划建设中,把握时代机遇,以更高水平的教书育人业绩、更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贡献清华力量。

王亚华、邹广文、杨永恒、董煜作报告(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政策研究与规划室主任王亚华作题为“学校‘十五五’规划工作”的报告。他表示,“十五五”时期是学校实现2030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目标、为2035强国建设作出重要支撑的关键五年,“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要锚定目标和分析差距,科学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举措,注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一流学科建设牵引学校事业发展,以数智化激发学校发展新动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邹广文作题为“国家级文科科研项目申报”的报告,围绕课题申报的基本要求、课题选题的拟定、课题论证的技术要领等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解读,提出青年学者要厚植理论功底、建设专业特长、培养跨学科视野,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实现学术研究的创新性、时代性、实用性。
文科建设处处长、智库中心主任杨永恒作题为“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清华文科建设”的报告,指出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清华文科和智库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制度优势,勇挑国际交流重任,维护开放的学术环境,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作题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的报告,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蓝图,擘画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路径,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

分享发言
研讨班安排分组讨论会,此次讨论会也是学校首次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讨论会中的一场座谈会,与会人员结合各自教学科研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公管学院李应博、社科学院张勇超、法学院赵健旭、公管学院王芝清、经管学院李诗林、法学院祝凯翔、地区研究院何演、法学院卫子豪代表所在小组分别作交流发言。

研讨班学员集体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11月1日上午,研讨班学员集体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深入学习领会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在文化传承中坚定自信根基。
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教师及研究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骨干人员共80余人参加研讨班。
编辑:林萍 刘芳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