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7月4日电 衰老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还没有长效抗衰老的方法。疫苗方法在小鼠中已被证明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基因工程建立的早衰模型及年龄相关的代谢疾病具有缓解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靶标,开发抗衰老疫苗,或许可以提升自然衰老小鼠的健康寿命。
6月25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邓海腾课题组在《衰老细胞》(Aging Cell)上发表了题为“靶向CD38的多肽疫苗改善小鼠衰老相关表型”(CD38-Targeting Peptide Vaccine Ameliorates Aging-Associated Phenotypes in Mice)的研究长文,首次报道了靶向CD38的抗衰老多肽疫苗,能够有效预防老年小鼠的体能和认知能力下降以及代谢功能障碍,减少衰老细胞并维持NAD+/NADH水平。
CD38是一种定位于膜表面的酶,其主要活性是水解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CD38在衰老的器官或组织中高表达,导致了NAD+/NADH水平降低。研究人员通过免疫模型,在小鼠体内筛选了具有高免疫原性的CD38抗原肽,并揭示了CD38多肽疫苗在小鼠中诱导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有效靶向脾脏及肝脏中的CD38+髓系细胞,改善了与年龄相关的体能和认知功能下降。接种疫苗的小鼠显示出葡萄糖耐受性改善、氧气消耗增强和衰老细胞数量减少,同时多肽疫苗降低了肝脏组织中衰老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提高了NAD+/NADH水平。定量蛋白质组学显示CD38多肽疫苗能够系统地改善与自然衰老相关的异常蛋白质组变化,而小鼠体重及体温追踪、全血细胞计数和血清生化分析表明多肽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这些基于小鼠模型的研究结果提示CD38是抗衰老的重要靶标,为发展基于多肽疫苗的抗衰老方法提供了动物实验数据。

靶向CD38的多肽疫苗改善小鼠衰老相关表型并有效提高小鼠的健康寿命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邓海腾和邓海腾课题组博士后李志强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2019级博士生余尚乘(已毕业)为论文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生命学院2023级博士生唐羽翔、蛋白质化学和蛋白质组学平台陈宇凌博士对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11/acel.70147
供稿:生命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