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5月23日电 北京时间2025年5月17日12时12分,由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的天仪29星、天仪34星、天仪35星、天仪42星、天仪45星(北邮二号)、天仪46星(北邮三号)共六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软件学院教授王建民带领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国产时序数据库IoTDB不仅为朱雀二号改进型火箭试验提供了高效数据管理支撑,同时为天仪45星(北邮二号)和天仪46星(北邮三号)提供了卫星间的数据互备份、星地数据协同、不定期关机场景下数据的断点恢复与续传等能力,实现星-星数据协同与星-地数据协同。

央视报道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发射
在复杂航天试验场景中,发动机试车数据采集频次高,并需要长期存储、支持多维交叉分析。此前,蓝箭航天使用专用二进制文件存储发动机监测数据,虽然满足单次试验数据记录需求,但分散存储的文件格式导致跨试车周期的数据关联分析效率低、大规模文件协同管理复杂。2022年起,蓝箭航天引入IoTDB构建统一时序数据平台,实现试验数据的实时入库、集中存储和统一编目,消除数据孤岛。目前,IoTDB为火箭发动机热试车数据的接入和存储提供了稳定支撑,其便捷的处理与分析能力为火箭发动机热试车任务顺利完成提供重要保障。
继北邮一号后,作为北邮二、三号双星的核心软件载荷,IoTDB 在卫星任务中提供了两大支撑。其一是支持两卫星星间交换监控数据:管理卫星的CPU负载、温度、电压等测点数据,并通过双活架构建立星际双副本传输,实现星间数据实时同步,构建高可用太空数据库。基于自研时序数据标准文件格式TsFile建立的高效数据传输链路,能够在有限计算资源环境下,稳定支持数据断点续传,保障数据完整性。其二是支持卫星监控数据高效下传至地面:星上IoTDB利用TsFile压缩技术将数据无损压缩,借助流处理插件将数据实时下传至地面站。地面IoTDB通过文件自动监听装载功能,实时监听地面下行目录新增文件,并快速load至数据库,供大屏监控展示,实现星-地无缝数据协同。

IoTDB在北邮二号、三号的整体应用架构
此次朱雀二号改进型火箭与北邮双星任务的圆满成功,不仅验证了国产时序数据库IoTDB在航天级场景中的性能,更为时序数据库技术在太空领域的深度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供稿:软件学院
编辑:肖零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