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建设处

首页   ·   文科快讯   ·   正文

“乡村发展与非洲现代化”:2025哈拉雷非洲论坛系列活动在津巴布韦成功举办

2025-08-19

当地时间8月19日,2025哈拉雷非洲论坛系列活动主论坛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庆典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乡村发展与非洲现代化”为主题,以“在非洲,认识世界”为旗帜,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津交流中心联合主办。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周鼎,津巴布韦妇女事务、社区及中小型企业发展部部长、哈拉雷非洲论坛顾问莫妮卡·穆茨万格瓦参议员,津巴布韦青年赋权、发展和职业培训部副部长、 议员库达克瓦舍·穆帕姆汉加发表特别致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隋笑飞,津巴布韦国家艺术局局长、哈拉雷非洲论坛理事会委员拿破仑·尼扬希发表开幕致辞。本届论坛还吸引了津巴布韦党政多个部门的部长级和司局级官员的参与,包括新闻局、经济局、旅游部、青年部等。来自中国、津巴布韦以及加拿大、美国、英国、新加坡、智利等国的200余位政府官员、学者、媒体人、企业家和社会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开幕式由津巴布韦Star FM主持人Nicola Ndoro主持。

246AE

会议现场

29B97

周鼎大使致辞

周鼎大使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以“乡村发展与现代化”为主题,意义重大。建设繁荣乡村不仅是津政府的政策优先事项,更是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与中国古语“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高度契合。周大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介绍了中国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指出现代化并非西方化,各国应结合自身国情探索路径。周大使强调,中国将通过基建援助、技术转移、扩大农产品进口、落实零关税政策等助力津农业现代化;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共同纪念中津建交45周年。他祝愿论坛成为激发创新方案的催化剂,为中津乃至中非的美好未来照亮前行之路。


20FD2

莫妮卡·穆茨万格瓦致辞

莫妮卡·穆茨万格瓦部长在致辞中回顾了今年的访华经历,指出本届论坛主题既及时又必要,它迫使人们跳出西方“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立足于非洲农村社区的现实生活——“在那里,才真正跳动着非洲的心脏”。她强调,现代化不能只依赖城市和资本流动,农村土地中蕴藏着重新定义繁荣的巨大潜力。其中,中小企业是推动乡村转型的引擎,妇女与青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目前,津巴布韦政府正积极推动多重举措,为妇女和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改善营商环境,并积极推动其进入国内外市场。她呼吁政府、私营部门和社会各界携手合作,释放乡村潜力,并强调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津伙伴关系将在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和技术转移方面开辟更大空间。


1E910

拿破仑·尼扬希致辞

拿破仑·尼扬希指出,青年是推动津巴布韦社会经济转型的核心力量,目前全国35岁以下人口超过67%。在姆南加古瓦总统领导下,津政府已批准《2026–2030年国家青年赋权战略》。他指出,本届论坛主题与津青年发展议程高度契合,政府正通过职业培训中心的青年服务项目等举措,支持青年主导的企业,促进乡村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尼扬希强调,津巴布韦愿深化与中国在初创孵化、技能培训和文化交流等青年领域的合作,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又根植本国价值观的青年,并期待本届论坛成为赋能青年的平台。


42B80

周庆安致辞

周庆安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普遍的现代化模式,然而,乡村的建设是全球发展的关键环节,不仅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乡村的故事与全球共同发展的故事紧密相连,而新的发展叙事尤其需要中国与非洲等全球南方国家共同书写,逐步将经验转化为全球共同价值。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度重视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并开展广泛研究。近年来,中非合作不断深入,本届论坛将围绕农业、生态文明、文化交流、社会发展、技术创新等议题展开讨论,期待传播成为跨学科对话的重要枢纽,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声


2AA12

隋笑飞致辞

隋笑飞表示,中非友谊源远流长,特别是去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北京峰会,开启了中非共筑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本次论坛的举办,正是落实中津两国领导人共识的重要举措。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国家级外宣智库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努力促进中非发展经验分享,积极推动中非交流与务实合作,切实加强中非人文交流互访,为中非乡村发展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贡献智慧力量。


主旨演讲

2AF81

赵月枝主持

主旨演讲环节由哈拉雷非洲论坛主席、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赵月枝主持。她强调,哈拉雷非洲论坛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注重实践的跨界空间,致力于推动去殖民化、立足本地经验的知识生产,并积极促进具有影响力的行动与实践清华大学乡村振兴与社会创新中心周立教授,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非洲媒体研究杂志》(Journal of African Media Studies)创始人兼主编温斯顿·马诺,新加坡管理大学社会科学院副教授张谦,中国援津巴布韦第四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赵珂,Supivaa咨询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鲁比·阿尔坎塔分别进行主旨发言。


31B05

周立主旨演讲

周立围绕“已然未然:非洲未完成的解殖革命及中非共同议题”的命题发表演讲。他指出,非洲等大部分南方国家虽已完成政治解殖,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仍未走出依附困境。周立强调,意识形态在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但还需与科学技术等内外部条件相互配合,方能把潜性力量转化为现代化的实际动力。中非应携手探索“做大蛋糕、再切分蛋糕”的合作道路,共同完成未竟的解殖革命。


26D57

温斯顿·马诺主旨演讲

温斯顿·马诺作了有关“从采掘主义(extractivism)到可持续乡村发展模式”的发言。他指出,在强迫劳动、军事与暴力及强制税收等作用下,非洲农业的发展呈现为采掘主义的形式。此基础上,迫切需要以新的认识论为指导,超越旧有的全球北方中心主义叙事传统,反思有关“发展”的定义。他提出,以非洲知识生产为业的“非洲学”(Afrokology)希望以一种“来自边缘的知识化”的方式,增强自我理解与在地知识生产,转变有关非洲农村发展的叙事,将非洲农村人口重新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以非洲立场生成新的知识体系和理论资源


1FF45

张谦主旨演讲

张谦在演讲《中国农村的包容性发展》中指出,1978—2024年中国GDP增长近百倍,远超美国,且还是高度包容性的发展,这挑战了西方认为中国“制度错误、增长不可持续”的论断。中国农村发展的关键经验是“基于小农的工业化农业”模式,即以小农户为主导,依托工业投入实现高效生产,实现粮食安全与主权,这是包容性发展的核心。此经验为津巴布韦等国提供了重要借鉴,关键在于把握正确发展顺序,推进土地改革、发展小农生产力、促进城乡联动。世界繁荣发展的未来在全球南方,全球南方的未来在乡村,中国与非洲等南方国家将携手共进。


12BE7

赵珂主旨演讲

赵珂分享了中非农业技术援助在津巴布韦农村的减贫实践。自2019年起,专家组在津巴布韦西马绍纳兰省兹文巴和中马绍纳兰省沙姆瓦建立了农业合作示范村,通过建设太阳能灌溉系统、改良土壤和引入农机服务,成立农民合作社,开展种养结合,显著提升了农户的粮食产量和收入水平。他强调,中津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乡村发展模式,为津巴布韦“2030愿景”注入了新动力。


285C0

鲁比·阿尔坎塔拉主旨演讲

鲁比·阿尔坎塔拉在演讲中强调了影响力投资在推动非洲发展方面的潜力。她指出,非洲女性与中小企业虽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却面临巨大融资缺口。她回顾了自己参与中非合作的经历,强调“授人以渔”的原则,并呼吁以性别视角推动资本配置。她分析中美援助差异,指出中国在非洲的角色已由援助转向以基础设施、贸易和投资为核心的合作模式。鲁比强调,影响力投资能实现商业回报与社会效益的双重价值,是非洲未来发展的关键路径。


成果发布

25D71

《解码“全过程人民民主”》图书发布

本届论坛集中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与实践举措。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推出多语种系列图书《解码“全过程人民民主”》,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26F49

《见证:乡村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报告发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南方传播科研与教学实践基地与浙江省缙云县河阳乡村研究院联合发布了《见证:乡村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报告。报告主编赵月枝教授与作者之一、浙江大学津巴布韦籍博士生米莱共同介绍了“中津-缙云跨文化交流项目”的开展过程。该报告收录了六位津巴布韦学者于2023年赴浙江缙云实地调研后撰写的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生动展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发展,凸显了乡村振兴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25363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南方传播科研与教学实践基地(津巴布韦)揭牌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南方传播科研与教学实践基地(津巴布韦)”揭牌仪式,周鼎大使、赵月枝教授、中津交流中心主席赵科共同为基地揭幕,进一步夯实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中津交流中心的合作基础。津巴布韦在华留学生协会成立仪式、“中非学者”计划发布仪式以及论坛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相继举行,为中非青年交流与学术合作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特别圆桌与平行论坛

3105D

30740

277D2

1901F

特别圆桌与平行论坛


下午,论坛围绕“创业·合作·发展——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实践对话”,设置“面向乡村未来的影响力投资:重构非洲现代化的投资路径”“迈向共享新秩序:全球南方媒体的合作与团结”“妇女的创业与创新:力量、智慧与跨界实践”三场特别圆桌对话,分别邀请企业家、媒体人、妇女代表、青年学者参与。同期举办的六场平行学术论坛则分别从“重思全球南方”、“媒介历史与团结”、“青年、交流与传播”、“发展与本土主体性”“可持续性与乡村想象”“视觉文化与再现”等主题展开,进一步拓展了中非对话的学术深度与国际视野。


2025哈拉雷非洲论坛系列活动于8月15日至21日举行,除主论坛外,还举办了维多利亚瀑布城乡村考察及分论坛、围绕中国—津巴布韦农业合作示范村和中资制造业企业的实地调研、大津巴布韦遗址文化考察等丰富活动。本届论坛在2024年首届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规模与影响力,由河阳乡村研究院、上海中非关系研究网络参与协办,津巴布韦大学、南部非洲研究与文献中心等智库高校,津巴布韦商会、津巴布韦中资企业商会、宁波贝发集团、津巴布韦浙江商会等企业与组织提供支持,新华社、津巴布韦国家电视台、今日津巴布韦报等中津主流媒体现场报道。广泛的国际参与、跨学科的思想交锋与中津合作的务实成果,共同彰显了全球南方团结的现实意义与未来潜能。

4EF36

参会者开展农业调研